“闺女,谢谢你啊。”“小方啊,有时间一定要到家里来坐坐。”7月3日,银川站台上,一群头戴红色太阳帽的老人拉着列车长方慧玲的手道别。这160多名老人是6月21日从银川乘坐K1178次列车从北京中转去大连旅游的团体游客,7月2日又从北京站中转乘坐K1177次列车回家。巧的是,来回两趟车都遇上了银川客运段北京车队三组,而列车长方慧玲在北京站也一眼就认出了这些老人们。
经过10天长途跋涉,加上手中拎着沉重的皮箱,老人们脸上露出了倦容。看到老人们的铺位从列车中部的8号车厢一直延续到列车尾部的16号车厢,方慧玲立刻通知这些车厢提前打开车门迎接老人上车,并临时抽调出其他车厢的10名列车员赶到8至16号车厢增援。“慢点,小心脚下。”每一位老人登上列车时都能听到乘务员的提醒。乘务员们搀扶着老人上车,帮老人拎皮箱、放皮箱,仅仅10分钟,老人们便顺利地坐在了自己的铺位上,他们对列车长的周到安排称赞不已。
开车后,一名姓杨的老人因高温劳累出现中暑征兆,头晕恶心,方慧玲迅速找来藿香正气水和列车红十字救护员,为老人服药、擦身解暑。而另一位姓李的老人则因热伤风头疼,方慧玲又赶到老人身边,帮着寻医找药。餐车也特意为两位“病号”端来了西红柿面片。
在列车工作人员的关心下,老人们顺利抵达了银川。下车前,老人们拉着方慧玲和乘务员们的手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并不住地夸赞:“咱家乡的列车就是好!”
“闺女,谢谢你啊。”“小方啊,有时间一定要到家里来坐坐。”7月3日,银川站台上,一群头戴红色太阳帽的老人拉着列车长方慧玲的手道别。这160多名老人是6月21日从银川乘坐K1178次列车从北京中转去大连旅游的团体游客,7月2日又从北京站中转乘坐K1177次列车回家。巧的是,来回两趟车都遇上了银川客运段北京车队三组,而列车长方慧玲在北京站也一眼就认出了这些老人们。
经过10天长途跋涉,加上手中拎着沉重的皮箱,老人们脸上露出了倦容。看到老人们的铺位从列车中部的8号车厢一直延续到列车尾部的16号车厢,方慧玲立刻通知这些车厢提前打开车门迎接老人上车,并临时抽调出其他车厢的10名列车员赶到8至16号车厢增援。“慢点,小心脚下。”每一位老人登上列车时都能听到乘务员的提醒。乘务员们搀扶着老人上车,帮老人拎皮箱、放皮箱,仅仅10分钟,老人们便顺利地坐在了自己的铺位上,他们对列车长的周到安排称赞不已。
开车后,一名姓杨的老人因高温劳累出现中暑征兆,头晕恶心,方慧玲迅速找来藿香正气水和列车红十字救护员,为老人服药、擦身解暑。而另一位姓李的老人则因热伤风头疼,方慧玲又赶到老人身边,帮着寻医找药。餐车也特意为两位“病号”端来了西红柿面片。
在列车工作人员的关心下,老人们顺利抵达了银川。下车前,老人们拉着方慧玲和乘务员们的手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并不住地夸赞:“咱家乡的列车就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