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坪上,中联航河北机务人一片繁忙而又井然有序的工作场景映入眼帘:根据工作单卡要求,机务人员正在对飞机的外部机身、发动机、勤务口盖做详细检查,查看机轮磨损情况,有无油液渗漏等。在驾驶舱,看ECAM和MCDU有没有故障信息,是否符合MEL,他们细心仔细,因为任何一个小动作一个小疏漏都有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过失。所以,即使是一副手套,一颗螺丝,都要登记在案,不能遗落。
相比之下机场河北维修部办公室里稍显冷清,桌子上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很是引人注目。“2013年6月28日东航举办机务系统技能比武大赛,17个代表队,近百人参加比赛。这奖杯是维修部刘华栋书记带队,艾英岭、刘长志、刁俊喜、王雪胜、郜英翔、夏阳在大赛上荣获的团体三等奖,艾英岭、刘长志还获得个人单项二等奖”航线车间赵书勤向笔者介绍说,这并不是他们在东航机务技能比武大赛上第一次获奖,去年6月26日,河北代表队在东航维修基本技能比武大赛上取得平面打保险一等奖、起动机拆装三等奖和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两次大赛,展示了东航河北机务人精湛的业务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维修队伍。2012年7月至今,河北分公司由”石家庄、上海、北京”三地运营过渡到“石家庄、北京”两地运营,驻外飞机多,安全链条长,河北机务人始终坚定不移的把安全放在首位,团结协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
“传、帮、带”成优良传统
老师傅们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年轻的机务人。他们曾在《东航机务维修经验与技术交流杂志》中发表过《737飞机备用液压系统的组成、功用及测式》、《不同情况下力矩板手标定力矩值的计算》、《关于B737-700B-5031飞机水系统不增压的故障分析》、《737-700水系统及废水系统指示电路原理及分析》等多篇经验交流及分享的文章,他们不但有着高超的技艺,当年轻人遇到难题时,他们总会指出一个方向,让年轻人学会自己动脑去摸索问题、解决问题。
长期以来,机务小伙子们从老师傅那里传承了能吃得了艰苦、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的一名合格机务人必备的品质与素质。河北维修部始终继承和保持着“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目前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生产维修人才梯队,个个挑起了生产技术的大梁,解决了班组人才培养和接力的问题。班组成员、师徒之间互敬、互信、互助、互补,毫无保留地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经验、观点和理念不断在更新变化,不变的是机务的核心价值观:“责任荣誉、科学规范、严谨笃行、高效和谐”。
多渠道搭建平台,培养高技能机务人才
日前,河北分公司举办“飞行、机务、运控、地服”等有多工种员工参加的大型安全运行知识竞赛,河北维修部领导高度重视,积极为参赛选手创造条件,本次大赛维修部荣获团体一等奖。
为了不断营造班组学习和技术创新的氛围,河北维修部创新学习形式,提升学习效果。各车间班组在“学习型班组”建设中建立健全了一套套学习交流制度和知识管理方法,搭建了知识共享平台,在全组上下进一步形成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以学习推动本职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并定期策划、组织、实施、举办各种培训、岗位练兵、经验交流等活动,以考促学、以赛带训,在内部营造互帮互助、争先争优的氛围,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传、帮、代,追、赶、超”,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竞争环境中,充分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推动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通过一次次的技术攻关和锻炼,刘长治、夏阳、郜英翔、樊凡等青年员工迅速地成长起来,现已成为班组的技术好手。
“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好学,更离不开东航、联航及分公司为我们提供的发展平台,我们有幸接触东航顶端的培训与各种技能比武等活动,这些都是促进我们成长成才的条件。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立足岗位做贡献尽心尽力保安全,回报公司多年的培育。”采访结束时,刚刚获奖的机务工程师艾英玲对笔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