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市慈溪水路湾。杭州湾跨海大桥是沈海高速公路的一部分,全长36公里,是世界第三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阿拉伯的法赫德国王大桥长11公里,成为继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跨海大桥及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之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在浙江省高速公路规划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又被定名为“杭州湾宁波通道”,为未来浙江省高速公路网“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中的“三通道”之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使得慈溪市北部交通大为改观。早在2003年,慈溪市便在北部大桥登陆处设立慈溪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升格为宁波杭州湾新区。2010年,杭州湾新区正式挂牌成立,目标为建设浙江的“浦东”。
杭州湾跨海大桥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3年6月8日奠基,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通车后从浙江宁波到上海莘庄的陆路距离只有179公里,缩短了120公里左右,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的沪杭和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也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
杭州湾跨海大桥所处的杭州湾地区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受到台风影响较大,水流湍急,潮流紊乱容易产生冲刷,南岸滩涂地下存在沼气,这些自然条件给大桥的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克服桥长、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中采用多种先进技术。其中超长钢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大型平板车梁上运梁工艺、GPS测量和防腐蚀工艺是大桥建设中的亮点。
大桥桥宽33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有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宽325米,高47米,可通航3万5千吨级船舶;南航道宽125米,高31米,可通航3千吨级船舶。大桥设计中结合景观,桥面为S形,这种设计可以消除驾驶者的疲劳心理。[4]在离南岸约14公里处,设计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交通服务救援海上平台,同时也是旅游休闲观光平台的杭州湾跨海大桥海中平台。
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连接线起自大桥南岸引线终点,经过庵东、观海卫、掌起、慈城,终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前洋枢纽,长58.7公里,2007年12月26日建成通车。北岸连接线一期起自沪杭高速公路步云枢纽,经过杭浦高速公路海盐枢纽,连接跨海大桥北部引桥,2008年1月28日通车。北岸连接线二期将于2012年开工,届时将连接苏通大桥南岸连接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