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专用道,顾名思义,是公共交通的专用通道,其他社会车辆不允许在专用道上行驶。
近年来,武汉市规划的12条公交专用道,引导绿色出行、公交优先。但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受社会车辆“蹭停”、道路施工等多项因素影响,不少公交专用道难以专用,车速很难提高。
看来,规划、管理并使用好公交专用道,不是只靠政府部门倡导就能达到目的,还需要市民们共同努力。
市民反映
公交车专用道并不“专”
上个月,市民黄女士来电反映:我天天乘坐公交车,发现武汉的公交专用道,大多“专用”不了,更快不起来。早高峰7点开始,公交专用道几乎成了出租车、通勤班车、私家车临时借用“专用”道,被占现象十分严重。有时候,坐在公交上面还比较平稳,一辆车突然挤到公交车前面,司机一个急刹车,车上的乘客都会向前扑,甚至摔个大跟头。这样既危险又耽误时间。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让公交专用道真正“专用”起来。
记者探访
鸠占鹊巢拖慢公交速度
6月24日下午,本报记者在武昌徐东大街公交专用道搭乘公交,体验了下班高峰期的出行感受。
下午5时20分至5时50,在徐东一路公交站点前,记者观察到,半小时内共有五台社会车辆借用或停留在徐东大街的公交专用道上。有三辆小轿车“赖”在公交车道上长达二十分钟,一辆摩托车停在专用道边等人,严重影响了进站公交的顺畅行驶。
下午5时51分,记者在徐东大街徐东一路搭乘709路公交。沿途,在709沿线的汪家墩、东湖中学和梨园三个公交站点前的专用道上,有出租车或私家车停靠在公交车站点前。东湖中学站点前,一位小轿车车主把车停靠在路边,自己在外面打电话。此外,沿途社会车辆不间断“借道”公交专用车道,导致公交车只有跟在后面停停走走,无法实现优先通行。下午6时11分,记者到达东湖路湖北日报站,平常只需十分钟的路程,却足足花了二十分钟。
东湖路公交专用道的状况,可谓是武汉公交专用道的一个缩影。记者在汉口解大道、黄浦大街查看,发现在上下班高峰期,占用公交专用道行驶的社会车辆,每分钟多达10余辆。本是快速通道的公交车道,结果成了慢车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