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召阳)7月1日上午9时整,随着南京南至宁波东的G7635次、杭州东至北京南的G58次、杭州东至宁波东的G7503次、宁波东至上海虹桥的G7534次同时首发,标志着南京至杭州、杭州至宁波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7月1日)
宁杭、杭甬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宁、杭、甬、沪间的列车运行时间。杭州东至南京南间最快运行时间70分钟,杭州东至宁波东间最快运行时间53分钟,南京南至宁波东间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18分钟,上海虹桥至宁波东间最快运行时间100分钟,均比原来缩短近一半时间。那么,宁杭甬高铁开通带来的仅仅是时空距离的改变吗?
笔者以为,宁杭甬高铁开通运营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其一,带来了更加完善便捷的络。宁杭高铁为上海、南京、杭州三座城市构成的长三角核心区域补上最后一条“边”,沪宁、沪杭、宁杭“高铁金三角”终于形成。同时,该线路向北可连接京沪高铁,更加快速地直达南京、济南、北京等城市;通过合宁、合武线可向西贯通至京广高铁,方便直达合肥、武汉、长沙及沿线各城市;向南通过甬台温、温福、福厦高铁直达温州、福州、厦门等东南沿海城市;待厦深铁路建成通车后,长三角至珠三角可通过东南沿海铁路高铁直达。
其二,拉近了城市百姓之间的心理距离。在5年之前,中国百姓铁路出行多以普速列车为主,城市之间的列车也多数为每天固定的一趟或几趟,即使像江浙沪经济交通比较发达的区域,城市互达也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每次出差都感觉像走了一趟远门。随着高铁的开通,通过时间换空间,加之发车密度更高、乘坐更便利,从而将人们传统概念中的城市之间的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大大拉近。地缘相近的南京和杭州,自古以来犹如江南大地上一对双生姊妹,而今通过一条高铁线,心理上的“同城效应”更加凸显,“南京人下班后去西湖边喝喝龙井茶,杭州人到南京秦淮河赏夜景……”这是长三角地区人们生活真真切切的变化。在这个1小时的交通圈里,任何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工作和生活的地点。
其三,促进了地区运输市场的良性竞争。宁杭甬的开通让沿线旅客百姓出行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在多元出行方面,区域短途的旅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汽车、普通列车、动车组列车和高速动车,原来选择航空的中途距离旅客也可以通过高铁更加方便快捷直达。在经济实惠方面,2010年沪宁城际开通,沪宁大巴缩班降价。同样,现在宁杭高铁开通,再一次“公路铁路洗牌”。南京汽车东站贴出了公路班车降价公告,从今天开始,一些班车票价下调,公路票价下调后,均比高铁二等座要低一些,比如南京到宜兴高铁票二等座59元,南京到溧阳二等座45元等。
其四,激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引擎。宁杭通,面面通。从太湖到西湖,宁杭高铁在为区域交通带来便利之余,对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发展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值得期待。
相对沪宁、沪杭线串起的苏南等“财富重镇”而言,最新开通的宁杭线连接的句容、长兴等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可谓“天堂中被遗忘的角落”。统计显示,2012年,江苏各县级市GDP排名中,沪宁线城市包揽前五,而在宁杭线城市中,居县级市GDP排名最前的宜兴仅位列江苏第六,宁杭线的溧水、句容也没能进入20强。宁杭高铁经过的浙江地级市湖州,2012年GDP总量1661.97亿元,只相当于沪宁线上排名第五的县级市水平。
宁杭高铁时代来临,将改变这一现状,撬动长三角西部新的增长极。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认为,沪宁、沪杭线城市群齐头并进、宁杭线城市群停滞不前的“等腰三角形”格局将被沪宁、沪杭、宁杭线城市群三足鼎立的“等边金三角”格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