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后,人们带着有滴水的雨伞进入地铁站,从楼梯一直到车厢内都留下了片片的水迹。
有的险些滑倒、有的踮脚前行、也有的说:“不下雨还能挤一挤上车,下雨天如果挤就得蹭一身水,一天都得穿着湿衣服,我才不挤呢。”
雨后,乘坐地铁的你,如何处理你手中带滴水的伞呢?
雨后拎伞进地铁站危险多多
大雨时,人们为了避开路面上的拥堵,不少人选择了可以准时准点的地铁作为出行工具。昨日早8时,北国网、辽沈晚报来到地铁云峰北街站,此时站内已经站满了人,早高峰时要等候二三趟车才能上去车,而昨日要更加拥挤一些。尤其是雨伞上的水滴,给乘坐地铁的人带来更多的危险。
在C口进入地铁站时,一名地铁保洁人员正用拖布在拖楼梯。“能擦过来吗?一会儿一来人,脚上、伞上都是水。”一位乘客问。“擦不过来也得擦啊,要不摔了咋办?不停的擦呗。”这位保洁人员说。
在楼梯口十分钟的观察中,发现人们都放慢了脚步,几乎是蹭着下楼的,大多扶着楼梯把手,但还是有人脚下打滑,险些滑倒。
有个别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始终拉着孩子,不让孩子自己走。
为了防止乘客摔倒,在地铁入口,管理人员放置了一块防滑垫。
现象:有甩水的 有自备塑料袋的
一进入地铁站,站内的广播就开始向乘客宣传安全信息,“由于天气原因,楼梯、电梯和地面湿滑,请乘客注意脚下,以免发生危险。”“如果旁边的人拿把全是水的伞,我宁可不上了,万一蹭一身,这一天怎么上班啊?”市民徐女士说,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会是少数。
早8时34分,一位拿着紫色雨伞的男子刚从楼梯上下来,在朝开往黎明广场方向的站内走的同时,右手用力甩手中的雨伞,在他的身后,雨水留了一米长。
早8时36分,一名拿着深蓝色雨伞的女士排在第三位,她手中的雨伞收得很整齐,但伞尖始终在往下滴水。
早8时41分,在该女士身后来了一位穿着洞洞鞋的女孩,她用手里的报纸把雨伞包了起来,水并未滴下来。
早8时45分,一名穿着鞋套的男子,一边收起雨伞,一边拿出一个塑料袋,随后把雨伞装了进去,并放进了背包里。
网友建议:能否模仿商场发塑料袋
上午9时06分,在地铁二号线车厢内,灯光晃得满是水迹的地面像镜子一样,不少市民将手中长把儿的雨伞用来支撑身体,水滴也顺着伞体不停流下。
那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感觉光靠自觉是没用的,总有不自觉的人,能不能在入口处设一个大垃圾筒,水可以甩在里面。”市民张洪涛建议。“只要市民自己出门时带个塑料袋或纸巾,上车后套上或者擦干就行了。”网友“源自天然”建议。
也有网友提议,地铁能否像商场一样,在门口提供免费的伞袋。
不过也有网友不赞成,“地铁现在每日的人流量有近百万人次,每个人都给一个塑料袋,无疑会增加地铁的运营成本,而且也很不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