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青海玉树发生4.3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北京时间2日8时28分发生4.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3.2度、东经92.7度,震源深度23公里。
青海玉树地震事件回顾:
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截至2010年5月30日18 时,经青海省民政厅、公安厅和玉树州政府按相关程序规定核准,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 人遇难,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 人,无名尸体11 具,失踪270 人。已确认身份的遇难人员:男性1290 人,女性1397 人;青海玉树籍2537 人,省内非玉树籍54 人,外省籍96 人(含香港籍贯1 人);遇难学生199 人。
青海玉树地震原因
针对这次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分析,从地质构造上看,玉树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块体的中部,该板块的地质活动较为强烈,中强度以上的地震在历史上持续不断,因此玉树地震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台湾、青海今天相继地震,虽然属于不同板块,但是反应了全球地震活动进入高活跃期。 孙士鋐介绍,从2009年7月15日至今的9个月以来,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共24次,平均每月2.6次;相比20世纪百年每年19次,每月1.6次的平均记录高出不少。而7.7级以上地震的百年平均值是每年两次,而最近9个月内全球则发生了6次。 孙士鋐认为,地球进入高活跃期时段,对于是否后期会出现更强烈(8级或8.5级以上)的地震,地震科研人员需要密切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