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则新闻,我想起去年6月北京最后一趟绿皮车“退役”,数百火车迷送别的场景,不禁唏嘘。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不少经典的铁路物资正慢慢淡出我们的眼球。先是铁路老祖宗——蒸汽机头,已差不多从营运线上绝迹,只有在一些博物馆还能看到他的庐山真面目;现在,绿皮车也逐步的退出铁路线。
应该说,绿皮车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曾经的那个运输资源匮乏的年代,每到春运,绿皮车往往拥挤不堪,走道中、厕所前、行李架上、甚至是座位底,任何地方都可落座。曾听一个列车员口述了个真实的段子:在车上卖午餐盒饭返回餐车途中,车厢满的,小推车根本动不了分毫,最后只有趁列车停靠小站的时间,列车员从站台跑回餐车,小推车就由乘客们一个个转手,“空运”回了餐车。
如今,这承载了我们20世纪大部分的出行记忆的绿皮车一列列退役,慢慢淡出铁路的历史舞台,在怀念的同时,我更认为是一桩幸事。
正是因为铁路现在的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和多选择的空调快客、高铁动车,为我们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出行工具。从前绿皮车的闷热、异味,如今空调快客和高铁动车一应航空座椅,在舒适上做好了文章。从原来福州到厦门的绿皮车需要13个小时,如今福厦动车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更是在快速便捷上获得了一众的好评。
在将来,我相信还会有一些旧的铁路设备将逐步被集全新的铁路高科技设备所替代,但是我乐观其成。用更加先进和优秀的东西来替代落后和不合时宜的东西,这才是发展。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建设规划中,铁路建设将涉及更多地方。相信,随着路网的进一步完善,将惠及更多的百姓。(林秋)
【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