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国铁路货运改革正式启动。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推出的首项改革,旨在实现铁路运输组织由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铁路运输整体改革,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铁路运输质量和效益。
自今年3月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以来,中国铁路去向何处,备受关注。铁路货运改革被选为铁路运输整体改革的突破口,可谓选对路。据介绍,这次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对以往货运组织工作的全面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一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二是改革运输组织方式;三是清理规范货运收费;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推进货运改革,标志着铁路迈出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
多年的供不应求让“门难进脸难看”成了铁路货运的特点,不仅门难进,还要进多重门,就更让货主望而生畏。如何改变当前一方有货运无法运送,一方是企业等待货主自动上门的传统方式,导致多方受损的困境。在多种情况下,铁路部门开始把铁路货运推向市场,向市场要效益。并明确铁在市场中的服务定位,明确所做的目的就是为客户提供便利、便捷、满意的服务,创造更专业、更灵活的运输环境,做到随到随办、随到随运。现在实行网上办理业务、“实货制”等措施,既要货主满意,也让铁路获得效益,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
铁路的货运改革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最大限度地为货主提供最方便的货运服务。据了解,铁路部门简化货运手续,为广大客户提供了5种货运受理渠道,分别为:登陆12306网站办理,拨打12306客服电话、拨打货运站受理电话、到货运营业场所办理和联系铁路营销人员上门服务。客户只需轻点鼠标“我要发货”,铁路客服人员就会主动联系客户,询问详细需求信息,进行报价;客户只要认可,后续填写运单、办理业务等相关手续均由铁路客服人员代为办理,其方便、快捷不言而喻。
从长远的方面来说,以货运组织改革,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使铁路运力这一公共资源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社会和广大客户,是铁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有利于提高铁路整体服务水平,更有利于我们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活力。而此次货运改革不是提高运价,而是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是简化受理方式、畅通受理渠道,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方式,为运货企业搭建更优质、更快捷的装车平台,,使货主足不出户就能将货物运到目的地,既节省时间,还不用费心,让货主真正感受到铁路货运改革后的优化转变和实实在在的便利,迎来的是铁路部门改变服务态度,让货主带着满意运送自己的货物,一路安全、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从铁路自身的角度上来说,货运改革也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提高铁路经济效益的迫切需要。货运改革给企业带来活力的第一步,也是一件利民大好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有利于提高铁路整体服务水平,更有利于我们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这又是一个改革的春天。
6月15日,中国铁路全面推行货运制度改革以来,一直被社会各界以及广大网友的高度关注。为此,6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一篇评论《货运改革,铁路走向市场的关键一步》,在肯定货运改革的同时,在文章结尾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愿中国铁路知难而上,迎难而进,勇当新一轮改革的火车头。这不仅是全国网友的期待,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