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乡面粉厂的业务员李军15日打了一个电话,办妥了3车皮180吨面粉的发货事宜。而在过去,这需要经过6道手续,耗时多日。
中国铁路货运正式运营了60多年,盈利每况愈下,从1980年到2012年,铁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的份额,已由47.5%下降到16.9%,减少了30.6个百分点。这些年铁路也一直都在对其货运进行改革,但总是改其形而不改其神,无法让货主受益落到实处,因此广大货主们对铁路货运的信任基本到了“冰点”。此次铁路货运改革已有三天,在这三天里,已初尝货运改革甜头的货主、企业有许多,但是在享受这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一部分想以后长期与铁路货运打交道的货主和企业又有了新的疑问: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此次由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进行的改革必定能够使铁路货运再次红火起来,但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首先,虽然由于“三定”方案的出台,铁路政企彻底各自独立,铁总第一次有了市场的“话事权”。但此次铁总将铁路三大专业运输公司的资产进行分割、业务进行调整,使中铁快运成为向社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使中铁集装箱专门负责铁路集装箱经营管理;使特货公司则重点拓展商品汽车、大件、冷藏运输业务。这样的调整方案其目的应该是使其服务更专业,公司更具生存力。但铁总是否能保证这三大公司快速转变自身观念、迅速投身到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能够更多的占有市场份额?
其次,客运的电子系统“空调门”事件犹在眼前,新的货运电子商务平台12306铁路货运网站和12306客服电话以及各地铁路货运站电话等信息服务系统操作起来是否简单快捷?覆盖了铁路全路吗?是否能够经得起海量货主对货单情况、付费状况、车皮信息、物流地点等随时随地的实时查询?
再次,在“门到门”服务的带动下,铁路货运行情必然见涨,那以后会不会出现运量和运力供需矛盾?如果出现如何解决?铁路的物流配送能否保证上门取货和到门卸货的灵活机动和准确及时?货主不在场的情况下能否保证货品安全无遗漏?
最后,“一口价”收费是不是就由铁总一口说了算?各种收费项目是否透明?收费的依据是什么?货物的品种、数量、时间、距离以及对运输的需求不同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标准?货主有没有自主选择消费权?付费的方式做的到多样而又方便快捷吗?
铁路货改刚刚起步,广大货主依照以往的经验对其有疑虑实属正常。想要广大货主重拾对铁路的信心,不但要做到在弊病改革上推陈出新,还要做到在成效守成上坚持不懈。只有满足了货主需求、赢得了市场信任,铁路货运的涨势才能“地久天长”。
(丁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