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总公司21日宣布,为适应市场需求,自2013年7月10日至8月31日,京广、京沪高铁部分动车组列车的商务、特等和一等座票价格按不同时段实行特惠。在预售期1——5天内购买车票,实行八点五折特惠;在预售期6——20天内购票,实行八折特惠。(来源:6月22日《人民日报》)
以往铁路从客运到货运在服务方面都是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也一度被称作为“铁老大”,但是如此日复一日,昔日“铁老大”的“气场”已然日渐消退。一方面铁路客运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尖浪口,而铁路货运在货运市场的份额则不断在下降,之所以会如此,究其原因有服务方面的不足,但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观念在作祟,因而铁路要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与市场同步接轨,追求创新突破。从这些天铁路方面的“举动”来看,正是将“转变观念”作为铁路寻求发展的关键点。
在客运方面,从大力推广网络、电话售票到试行免费送费上门服务,从车票实名制到大幅降低退票手续费,从大幅延长车票预售期到电话订票全国通取,从放宽农民工团体票申请条件到延长暑期学生票预售期……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在展示铁路放下身段越来越亲民、越来越接地气的一面,也可以算是在对“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一种诠释,更是转变观念的一种体现。而此次面对广大公众发出“票价太贵”的抱怨,“高高在上”的高铁票即将推行打折,从而通过充分利用动车、高铁带动起来的高层次出行需求,通过提供更为完善、周到的服务赢得市场,从而谋求发展。事实上,这也折射出铁路转变观念,放下身段,主动“贴身”市场的走向与决心。
在货运方面,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压力,铁路毅然推行货运组织改革,步入市场化的道路。将以往的“坐商”变为“行商”,服务由“被动”转变为“主动”,这是“铁老大”自我改革华丽“转身”的第一步。以前,铁路办理货物运输手续繁、环节多、时间长,客户托门路找关系求铁路。现在,客户只需提出运输需求,铁路客服人员会直接受理,帮助客户办理手续;客户可以选择网络、电话、铁路货运营业场所等多种方式联系发货;大宗稳定货物给予运力保障,其他货物敞开收货,随到随办;借助铁路电子商务系统,在官方微博中配套货运业务办理的操作途径,客户只要点击“我要发货”就可轻松搞定……这些都是铁路转变以往自恃其大等旧式观念,阔步迈向市场的体现,提升货运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将根深蒂固的旧式观念完全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为之,凡事都是从点滴开始。但只要真正建设好转变观念这个“起点站”,“这老大”重新启航,再次迈向辉煌绝不是“一厢情愿”。(作者系评论员 王正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