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地铁亦庄线因一个彩钢板屋顶被风刮入运营正线而被迫停运,此次事件提升了人们对于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关注。今天,北京市交通委相关领导在做客“构建公共交通快速通勤网络·实施排堵保畅工程”系列访谈节目时,详细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安全管理”的有关工作内容。
什么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
市交通委路政局轨道养护管理处处长孙壮志解释道,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运行安全,还与其邻近的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和树木等有着直接关系。北京市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管理工作范围包括:(一)地下车站与隧道周边外侧五十米以内;(二)地面和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以内;(三)出入口、通风亭、变电站等建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十米以内。
地铁公司、交通委、京投等不同单位的分工
孙壮志介绍,路政局现主要负责轨道交通设施养护的监督和指导工作,而王东(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房产部副部长)所在的部门则主要是负责轨道设施的维修,以此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李永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则表示,他们承担的是管理区内地下铺设的水气雨电,包括排除人为引火、乱停车辆等各种安全隐患,规范轨道交通,确保临接项目的安全。
各种施工都需要备案 有这个必要吗?
王东解释道,目前轨道交通的运载量,平均每天有940万人次,今年的3月8日当天甚至高达到1700万人次,如此承载量的安全等级无异于于银行。但对于控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很多单位和个人并不清楚,于是容易发生私自穿越、跨越控制保护区的现象,去年就发生了一起私自施工造成洞顶被砸漏的事故,造成的损害相当严重。
谁家的保护区?能否经营活动?
孙壮志表示,当然不是地铁的,依据213号令,任何一家作业都需要安全认证。严格来讲,打铁爆破还有新改扩建构筑物,这些在地铁上方跟洞体结构有影响的作业,都要经过安全认证,不管是修桥梁、修地铁,还是盖楼房,只要这个工程在保护区内又对地铁设施有影响,都必须保证工程及地铁设施的安全。安全认证则包括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两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