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沈阳局实施《“十二五”职工生活规划》纪实

沈阳局实施《“十二五”职工生活规划》纪实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6-25 16:03:29 火车票预订
  大雨过后,走进敦化站的小菜园,在6月阳光的照射下,茁壮挺拔的小葱、青翠欲滴的大白菜、爬满支架的豆角让人目不暇接。   这里的干部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在车站旁的山脚下开垦出的小菜园,每年种的土豆、大白菜和萝卜能收获4600多公斤。山区里的职工告别了吃菜难,随时都能吃上黄瓜、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应季新鲜蔬果。   这是沈阳铁路局实施《“十二五”职工生活规划》,建设 “幸福沈局”中的一个镜头。   《规划》的实施,使沈阳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初步享受到了 “人人住有所居,人人病有所医,人人活有尊严,人人享有幸福”的美好生活。   为 “幸福沈局”绘蓝图   “十二五”的起步之年,沈阳铁路局、路局党委结合全局科学发展的实际,制订了 《沈阳铁路局 “十二五”职工生活规划》。   《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在 “十二五”期间,以改善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为重点,在确保运输安全、效益增长的前提下,通过逐年增加职工工资收入,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三线” “五小”建设,实施 “三不让”帮扶救助和开展送温暖活动等,使职工特别是运输一线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让职工共享铁路改革发展成果。   这是一项涉及职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浩大而繁杂、细致的工程。 《规划》明确规定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的时间,做好了保障措施。   为确保 《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沈阳局专门成立了以局长王占柱、张国敏为组长的铁路局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改善职工生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每年都要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每年度落实 《规划》的重点工作和推进方案。   领导小组下设的协调推进办公室则每季度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研究重点工作落实进度,协调解决 《规划》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   在 《规划》实施过程中,铁路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指导,各部门负责人分头推进,各单位党政正职全程督战。   居者有其屋,梦想变现实   大红灯笼高高挂,鲜艳彩旗迎风飘。今年春节前,刚刚落成的 “沈铁和谐佳园”铁路职工住宅小区内,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来自沈阳地区一线的铁路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居。看着小区内漂亮气派的大楼,彩砖铺地的步行道,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草坪,职工及家属们无不喜上眉梢。   从2011年开始,沈阳局超前谋划,科学制订了全局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规划。目标是从2011年至2015年,保障性住房新开工总户数46707户,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基本建成73375户。   在保障房的建设中,该局从园区规划、景观布置到绿化布局、配套设施等,都经过了反复推敲,并邀请职工代表提出修改建议,进行精心打造。   为搞好资金筹集和监管,他们采取了增加房地产企业注册资本金、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并在资金使用上合理安排使用计划,提高利用率和周转率,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   在保障房的分配上,他们坚持轮候制和绩效优先的原则,重点解决无房、异地调动、住房困难职工的住房问题,并向重点岗位倾斜。   在大力建造新的保障房的基础上,该局还对既有的铁路住宅小区展开了配套设施改造和园区美化绿化工程,以让所有的职工和家属共享和谐、平安、幸福的美丽家园。   到2012年年底,该局职工的住房面积已由2009年的26.3平方米提高到27.6平方米。到2015年年末,该局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将达到33.9平方米,并消灭无房户,实现职工人人有住房的目标。   万里铁道满目春   走入改造后的该局沈南站区,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房屋、平坦通畅的道路、摇曳多姿的花草,加之30多万株的树木、2万平方米的人工湖,这里真正成了 “花园式”站区。   在该局上万公里的铁道线上,经过改造后的站区均成为当地的一景。   从2011年起,该局以 “三线”“五小”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 “合餐、分宿、联网”战略,以实现职工生产生活场所 “美、净、暖、畅”的目标。   这一项目涉及改造严重破损房屋263栋、6万平方米;改扩建沿线生产用房13.6万平方米;改扩建和新建单身宿舍13.2万平方米;改扩建和新建公寓7.58万平方米。   2011年,该局共投入652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打井、接地方自来水等方式,建成了151个饮水处所,彻底解决了全局沿线站区职工饮水难问题。   与 “三线” “五小”建设同时,该局还同步展开了 “四线百站”建设。他们重点改善了沈山、沈兰、秦沈、梅集线的生产生活设施。2012年,通过“四线百站”建设,该局共建成914个“五小”处所。   改造后的 “五小”实现了小食堂与餐厨分开,小浴池与洗浴更衣分开,小宿舍人均面积达到12平方米,小活动室各种器材完备。有条件的站区还单独设立了小学习室,配备了电脑并可上网,以满足职工的文化需求。   改扩建和新建的职工单身宿舍,全部按照二室一厅设计,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公寓和地区食堂则实现了管理宾馆化、功能配套化、设施现代化。   为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该局还配套改善了锦州、沈阳、吉林、长春体育馆和图们、白城体育场,为沿线站区小活动室增添了体育器材。   该局的11个文化宫每周都要放一场免费电影,每月都要开展一次文体活动。该局每季度还要组织一次全局性的单项体育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文艺节目演出。   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该局每两年为一个周期对职工进行健康体检,每年一次对女职工进行妇科病普查。   这些惠民工程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家园的生动局面。   腰包鼓起来,幸福写脸上   俗话说: “家有余粮心中不慌。”谈起连年增加的工资收入,该局的干部职工把幸福写在了脸上,挂在了嘴上。   为让广大职工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工资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该局实事求是地建立了工资稳步增长的机制。   他们首先将职工收入与安全达标考核挂钩,使一线职工在增运增收、超额完成运输任务、考核达标的基础上实现收入的持续增长。   制定其他业务工资清算办法,鼓励企业全面实施多元化经营,在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的同时,做精做优其他业务,通过闯市场增加其他业务创收,提高职工收入水平。   设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托底保障线、调控指导线和限高控制线,确保实现职工收入增长的目标。   整合部分奖励、津贴补贴项目,纳入生产奖管理,对生产奖偏低的单位一线职工倾斜,加大工效挂钩力度。   制定管理人员和高收入工种收入分配调控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管理人员和高收入工种收入水平,对低收入的在岗职工,按照 “限高托低、分类平衡”的原则倾斜。   随着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在机制的保证下,该局职工的工资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到2012年年末,全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了6.2万元,比上年增加9365元,增长了17.8%。   到 “十二五”末,该局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将达到8.5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   让困难职工的生活充满阳光   大连站车站保洁车间职工于琦的儿子刚刚出生,妻子就被检查出患有脑瘤,需要立即手术。于琦看着病床上的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欲哭无泪。   该站工会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为于琦的妻子申请了大病补助,并鼓励于琦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专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让困难职工的生活路上同他人一样充满阳光,该局在实施 “三不让”扶贫救助机制中持续加大救助力度。   局领导和中层干部对特困职工和重困职工进行了全覆盖的记名式包保,持续不断地开展了 “千名领导干部进千户职工家门”活动,建立了领导干部与被包保职工的 “联心卡”制度。   该局还先后建立包括一个实施办法、六项基本制度、两个帮扶网络在内的配套运作机制。   仅2012年1月至10月,该局就救助困难职工3.5377万人、困难职工子女1923人、患病职工1.0896万人、职工患病家属239人。   《规划》的实施,让该局的广大职工与全国人民一道,在努力为中国梦而拼搏的征程中,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上一篇 学生票预售期延长至30天
下一篇 走近铁路看货改:铁老大来了 货主笑了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