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深圳地铁三易其名为哪般

深圳地铁三易其名为哪般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6-19 23:47:26 火车票预订

    深圳地铁又要改名了。据媒体报道,深圳地铁线路目前采用的中文命名方式,被不少人认为难以记忆,且容易混淆。今年深圳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议对现有地铁线路命名进行调整,市交委近期答复表示,市政府决定已建成的地铁一二期线路采用中文与数字结合方式命名,今后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均采用数字命名。

    算起来,深圳地铁已是三易其名。最初,地铁在规划、建设期间以及部分线路的使用过程中,沿用的是数字命名;2008年4月22日,市规划局改数字命名方式为中文命名方式,罗宝线、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环中线应运而生。

    看上去,地铁此次改名是从善如流,但原因却值得玩味。2008年的更名中,市规划局给出的理由是,数字命名“冷冰冰”,“考虑到深圳未来将有16条地铁线路,因此全部用数字命名缺乏特点,也难以记忆和查找”,而中文名字个性鲜明,“不仅突出了深圳的历史、文化、经济的特色,而且还将带着城市的美名传播四方”。 此次改回数字命名,等于又认可了其方便识别和记忆的特点。这不禁让人困惑:数字命名到底是方便记忆还是不方便?较真的话则还要问一句:深圳特色就不考虑了吗?

    其实,无论哪种命名方式,其利弊是客观存在的,只拿有利自己的说事儿,最终会被“出卖”。管理者不要怪公众的记忆力太好,也别迁怒命名方式,实际上就是自己的错。

    管理者首先错在不尊重市民的使用习惯。文字命名,有香港、日本的成功经验;数字命名,也有北京、广州的成功经验。采取哪种方式都有道理,最忌半途而废。人的第一印象是顽固的,深圳地铁从无到有之时,也是公众接受力最强之时。坚持下来就是胜利。就像广泛使用的QWERTY键盘一样,尽管不利于认知习惯,但已经没有厂家敢生产ABCDE键盘来挑战亿万使用者了。

    当然,尊重使用习惯并不是说不给纠错的机会。真要改,就得走足程序来吸纳公众意见。就拿这次改名来说吧,是因为人大代表的提议吗?到底有多少市民提出异议,仍是不得其详。如果因为“会叫的孩子有奶喝”,有人希望改回文字命名怎么办?公共服务尊重民意要拿数据说话,要进行广泛的民意收集、要请第三方协助调查、要走严格的听证程序才能算做足功课。在官网的小角落设个“意见箱”只能说是蒙混过关。

    其次,管理部门错在思维僵化。谁规定了数字命名和文字命名必须二选一?东京地铁线路就是有文字名也有数字名,深圳为什么不可以?二者共存既便于记忆也尊重了中文表达。有人说会增加印刷成本,并不会比反复改名造成的浪费更高。如果双方意见相持,这也是最好的方式。大家不会觉得路牌上印英文名是浪费,因为它体现的是城市的国际化和包容性,难道自己的市民就不该包容吗?如果我们再开阔思路,会发现还有其他的巧办法,比如,学习伦敦地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线路。只要方便实用,什么办法都可以用。就像一个人今天叫张三明天叫李四,不如换个新颖的发型让人印象深刻。

    说到底,地铁三易其名暴露的是管理缺陷。在名字做文章,收效有限。把地铁系统完善成为最方便最好用的公交系统,这才是公众最认可最欢迎的办法。


上一篇 《唐顿庄园》—英国Cotswolds
下一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印度朋迪榭里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