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公交固然好 登记手续遭质疑
在此次节目中,最为网友们关注的莫过于非莞籍老人乘车优惠政策了。今年5月,市民政局发公告称,非东莞户籍老人乘公交有望享受优惠,并在全市开始首次非莞籍老人摸底调查,8类老人须自行前往登记。
网友“老年人的吹风会”称,最近小区贴出公告要给非莞籍老年人免费乘车的优待,该网友很高兴地去物业管理处登记,可对方说不能登记,必须去(社区)居委会登记,还要求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缴社保凭证、享受社保待遇证、房产证、子女与父母关系证明以及居住证等。“要办这些证明必须回老家,来回车费坐几年的公交车都够了。”
对此,市民政局副局长杜江回应称,按照规定,办理信息登记的单位是村(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处没有承担办理此类业务的义务。“从保护老人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登记事项交给村(居委会)更加合适。”
此外,杜江还表示,非户籍老年人按情况分为8类登记,不是每一位老人都必须提供所有的证明,看自己符合哪一类条件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即可,例如老人是非户籍,子女在莞工作、有房产证,那么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子女与父母关系证明就可以登记了。
据了解,此次摸底调查将于本月20日截止。市民政局老龄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将争取在年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在这8类老人中,将分批把他们纳入东莞市老年人公共交通优待体系中。其中,在莞工作并有缴社保到符合退休条件,且在莞享受社保养老待遇的;原籍东莞,社保关系仍在本市,户口外迁后仍在莞居住的;原籍东莞,外出工作,社保关系不在本市,退休后回莞定居的;这三类老人或将优先享受免费乘车。
水乡年内新建1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市民政局局长杨东如还介绍了全市社区建设的情况。杨东如称,自2009年以来,东莞开展了村级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方面,黄江、厚街、莞城等三个镇街以“一社区一中心”的模式,共建成了38个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初步实现村级公共管理服务和自治事务的相分离。
在统筹集体经济方面,厚街、洪梅两个专项试点镇已基本完成了组级经济撤并工作,其中厚街镇撤销了125个村民小组,提升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统筹发展能力。在统筹治安管理方面,中堂、石龙两专项试点镇统筹管理本镇村级治安员,建立了市级统一培训、镇级统一调度的治安员管理工作机制。
此外,从2011年开始,市政府资助近8000万元,在全市建成45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并引进了11家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运营和管理。
杨东如透露,今年,将重点在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新建1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而在此基础上,东莞还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目前,全市已注册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共达60多个。
【有望最先享受公交优待的3类老人】
在莞工作并有缴社保到符合退休条件,且在莞享受社保养老待遇的;
原籍东莞,社保关系仍在本市,户口外迁后仍在莞居住的;
原籍东莞,外出工作,社保关系不在本市,退休后回莞定居的。
【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