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心灵“真空期” 给自己放个假
高考后给自己放个假
高考结束后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通常是考生心灵的“真空期”。让这些刚刚摆脱高考压力的考生继而进入另一个心理压力期。心理专家建议,考后不妨给自己放个假,出门游玩散心、爬山、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加之今年高考后恰逢端午,家长们也能趁这个小长假带孩子放松游玩,帮助孩子合理释放心理压力。
经过紧张的高考洗礼,不少考生不但身体透支,更多的是心理的备受煎熬。好啦,现在终于高考结束了,马上又是端午假期,是不是觉得身上的“担子”突然轻了?是不是觉得自己“解放”了呢?聚餐畅饮、长时间K歌、上网游戏、通宵看足球、疯狂购物等等,太多可选择的方式来发泄放松。
不过与此同时,另一个心理压力期来临,即“后高考心理”期。高考结束后与被高校录取前这段时间,在等待“能否被录取”的漫长假期中,考生既要承受因考试成绩和自己预期有较大差距而产生的焦虑和自责,又要承受因等待录取而产生的心理煎熬;既要面对前途命运的莫测,又要面对来自周围人的各种询问。高考结束让考生们从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中解脱出来,却并不代表了他们的解脱,或许,又正是新一轮“压力”的开始。
据心理专家研究调查,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考生的情绪最容易被家长忽略,然而却有60%左右的高考考生会在这个时候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其中,有20%左右的考生会因为过分焦虑而影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