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下午3时,与K302看守点隔河对望的悦来码头走来一群人,原来是成都铁路局成都工务段和工会主席,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食品,笔者有幸随一行人踏上被誉为看守点与外界连接的唯一交通工具—渡船上,感受河两岸的青山美景和深山的寂静。几分钟后小船抵岸,步行一小下会就看到了白色板房和“达成K302”醒目的黑色字体,两名看守职工微笑着迎接,“握手、送上慰问品、致谢、嘘寒问暖……”,给寂静的大山深处增添了难得的热闹。
一会儿,笔者与看守职工拉起家常来。在此守候了4年的职工鲁永清介绍,这个看守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以后就有的。由于工区职工逐年偏紧,但考虑到看守点的重要性,段上安排四名男职工来看守。4名男职工家都在外地,当时家里人都不理解,认为交通不便,回家、就医很困难,单位领导非常担心4名家在外地的男同志不能胜任此项工作,怕家属不支持,思想不稳定保证不了安全生产。没想经试用考查后发现他们对高达52米岩上的危石情况了如指掌,把室内器物堆放得井井有条,相关台帐记录一应俱全,次次夜查都精神抖擞,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倍加小心,对他们便放了心。想不到在这里一呆就整整4年,处理零星落石达15起,没发生任何事故。鲁永清和罗小飞家都在绵阳,一周两人轮流正、副、休班,然后回家休息一周,在该上班的前一天从绵阳坐上到成都方向的火车—广汉下车到汽车站—再坐上到金堂方向的汽车—到韩滩桥菜市场买上一周的菜和肉—市场门口坐淮口到金堂的公交汽车—悦来码头乘渡船步行几分钟抵达看守点,这就意味着每一次的接班都要乘火车、倒汽车和坐渡船,才能到K302接班,时间必须在14点前。
谈起最近的大暴雨,鲁永清说,那天他们刚好当班,俩人就在这前后各300米位置从两头向中间冒雨对巡,等雨住时,俩人浑身上下淋得象落汤鸡。在厨房一角,揭开石板镶成的水缸上的木盖,缸内水色昏黄,罗小飞说,这里吃水不方便,沱江水污染也吃不得,要翻过山到湾内一泉眼处挑,来回得一公里的山路,每次挑水都要请村民挑,要一元钱一担,段上下拨每月300元来解决看守点吃水和用水的困难,4个大男人觉得长期请人挑水不是办法,干脆用300元钱买来水管和接头,上山、凿眼、穿管……,硬是将山上的泉水引到了看守点,解决了用水的问题。水有了,但由于泉眼在山上,遇上下雨泉水就要泛黄。好在段领导和车间干部随时关心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给这里通了电,买了冰箱和电扇,送来电磁炉、微波炉解决煮饭问题,要不然,这鬼地方人哪里呆得住。问夜里当班怕不?俩人说,这里冬天风吹声呜呜作响,象幽灵哭魂般凄厉可怕,夏夜里又鼠蛇乱窜,前头半个月,还窜进一条叫“烙铁头”的剧毒蛇。
谈起家庭,鲁永清苦涩的说,爱人98年就下岗,自己又患有糖尿病。他目前负担要重些,在亲邻四友处还欠着帐呢。好在安全责任心强,保证了安全,未出任何纰漏,他们的工资收入还比较稳定,这苦日子还是容易熬出头。
这时,89236次列车呼叫K302危岩看守点,鲁永清拿起对讲机走出看守房,按标准程序完成了迎车全过程。
据鲁永清表示,如果K302危岩看守点不撤,他愿意看到直到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