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搭载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试验母船于13日凌晨抵达南海冷泉作业区,作业区内风浪较大,忽较为恶劣。
在海上作业并不会按照一个非常精确的时间表来执行,而是根据气象和忽而定。据航次现场总指挥刘峰介绍:“趁恶劣忽来临之前抓紧做一些准备工作,当忽达到下潜条件时保证设备和人员都准备就绪,迅速投入下潜作业。” 试验性应用阶段介绍
“蛟龙”号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于6月10日起航,共分为3个航段,第一航段在南邯展定位系统试验,同时兼顾“南海深部科学计划”开展科学研究,包括对海底生态系统、生物和地形等进行调查;第二和第三航段分别在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勘探申请区开展近底生物调查、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和海底沉积物剂量反应试验等,总计需要113天。
海试纪录
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