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路资讯 > 天马来兮——我的武威公路文化之行(图)

天马来兮——我的武威公路文化之行(图)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1-12-19 00:00:00 火车票预订


  丝路漫漫,岁月悠悠。时空交替,天马来兮。

  12月6日,我从号称“陇上江南”的武都来到河西走廊的东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武威。一到乌鞘岭,温度骤降,米粒儿似的雪花飞舞着,满目皆白,和公路平行的祁连雪山也飘逸起来,接天连地,天地和山脉浑然一色。在武威,我们重温了马踏飞燕的优美造型,领略了雪域高原、大漠戈壁的奇妙景观;感受了雄关漫道的今日风采以及武威公路总段“三喜临门”的喜悦。

  “三喜临门”好日子

  12月7日,对武威总段来说,真是一个三喜临门的好日子。第一喜,第五届公路文化周活动开幕;第二喜,50年段庆;第三喜,连接甘青两省的省道211线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竣工通车。

  一早,我们乘坐大轿子车,来到武威公路总段。武威总段张灯结彩,到处喜气洋洋。职工们个个精神饱满,统一穿着绣有甘肃公路标志的服装。在解说员的引领下,我们一路看着来到三楼。走廊上、楼梯间,处处点缀着漫画形式的标志标牌,一条条蕴含着发展理念的文化宣言,一个个教化员工职业行为的文化元素,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如影随形,逶迤上升。

  三楼右首的大会议室是“武威公路总段建段50周年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展”,这里展示了上百名职工的作品。有国画,有条幅,有摄影。摄影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作业场景。有冰雪路上除雪保畅的、大漠戈壁铺筑坦途的、抢险救灾保障公路畅通的。不论“职工风采”,还是“今日丝路”等,都是和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中一抹又一抹的橘黄色点亮了一幅又一幅画面,一个又一个场景展示了职工们深藏不露的激情,唤醒了嘉宾们一个又一个昔日的温馨回忆。胸前佩戴着红花的嘉宾们依次缓缓参观者、点评着,看见熟悉的场景就兴奋地交谈、回忆。书法作品多为励志名言或是唐诗宋词。如“天道酬勤”、“志存高远”、“野旷天低树”、“白日依山尽”等。其中“横贯祁连铸坦途,联通甘青促发展”的对联乃总段长赵立所撰写,形象地道出了今日武威公路的战略意义,也展示了赵段长的浪漫情怀;“依路而行,锐志求变”的武威公路精神被许多职工以各种不同的风格反复书写着,也许这8个字暗合了他们的心语,是他们的内心告白吧!

  三楼左首是展览室,名为“乌鞘岭下,长路卫士——武威公路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展”。“乌鞘岭下,长路卫士”8个隶书大字乃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杨咏中所题。这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重温了武威公路建设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包括古道沧桑、艰苦岁月、跨越发展、科技兴段、依法治路、科学管理、文化引领、构建和谐、任重道远、关怀支持、组织机构演变、历届领导班子成员、荣誉栏、2010年工作掠影等,综合再现了武威公路总段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辉煌历程,回顾了历代公路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其中“武威公路文化宣言”阐明了他们的核心理念与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诚信做人、用心做事、精心养路”和 武威公路精神“依路而行,锐志求变”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观活动之后,在武威公路总段体育馆举行武威总段第五届公路文化周暨建段50周年庆典活动。体育馆外面,气球立幅高高飘扬,各单位恭贺的工艺品“盛装”分立大门两侧。一进门,一道特意设立的方形门上方为“依路而行,锐志求变”,中间是甘肃公路路徽。之后是一面大红背景的影壁,上书“武威公路总段50年工作汇报展(1961—2011)”。影壁的背后是综合设计的各个展厅,展示了50年的光辉里程和科学发展。这里汇聚了地方、省上、各行各业的人士。每个展览板块前都有专人介绍。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这里展示了武威总段各个时期的筑路工艺、高速公路养护基地规划模型、公路养护作业方式变化图、改性沥青SBS分子结构图模型,以及各种实体模型等。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咏中,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存禄等人出席了庆典仪式。省公路管理局任忠章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词,充分肯定了武威公路事业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在庆典仪式上,与会者观看了武威公路总段建段50周年的专题片,省、市领导为总段创业前辈、情系总段的老领导及明星职工颁发了“特别荣誉”奖。

  之后,省市领导马不停蹄参加了连接甘青两省的省道211线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竣工通车剪彩仪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咏中宣布通车。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致辞,他说,省道211线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霍高速公路与双营、金武等高速公路的重要连接线,是武威市通往青海乃至西南的大通道,对于加强蒙、甘、青三省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改善地方交通运输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推动武威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悉,省道211线武威至仙米寺二级公路(甘肃段)改建工程全长69.412公里,预算3.46亿元,自2010年4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10月31日完成改建工程建设任务。

  “每天骑着骆驼上学吗?”

  12月8日下午,在返回的路上,长路逶迤,祁连雪山始终相伴。脑中萦回的一直是武威公路文化活动和段庆的情景,是50年来武威公路持续发展的情景。想起武威总段曾经的张元说:“五十年来,武威公路人历经了艰苦创业、坚忍不拔的磨砺;度过了条件匮乏、步履艰难的岁月;尝试了难则思变、革故鼎新的喜悦。今天终于迎来了科学发展、协调推进的春天。”

  我们的汽车在连霍高速公路和国道312线上以每小时百公里的时速行进着,前两日飘落路面的积雪今日已消失殆尽,只在路两侧的路肩上还残留着。内心不禁对武威总段职工除雪的速度感到惊讶。前天过来时,到处冰天雪地的模样,车窗玻璃的内层都结了薄薄的冰层,零下十几度,从乌鞘岭过来的车辆都“穿”上了由冰雪织就的裙子,胡子拉碴的模样;大段大段的路面都设计的是减速带,或整幅或半幅;挂着防滑链的车辆经过时哗哗作响。身着橘黄色服装的养路工和穿着藏蓝色服装的收费人员在清理积雪。铲雪的、往路外面抬雪的,都从容不迫,看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其时,一辆铲雪车开过来,被铲起来的雪像白纱一样飞扬着。

  想起在大都市读大学的女儿回来曾告诉我,他们的同学问她:“你们甘肃的学生每天骑着骆驼上学吗?”这话使我们都感到诧异莫名,感到乐不可支。骑着骆驼上学?多么富有诗意啊?

  风沙漫漫,驼铃声声,长河落日,一个驼队在绵延起伏的沙漠中缓缓前行。那是西部明信片上的美丽景色,是远古历史的印记。多少年来,他们对甘肃的印象居然还停留在历史的某一个瞬间。

  他们可曾知道乌鞘岭下长路卫士们的艰辛付出?可曾了解古丝绸之路今日的辉煌?可曾知道“今朝丝路尽高速”呢!在他们的记忆中,雄关漫道上永远是驼队、是风沙。他们不知道公路人肩挑担筐、毛驴挂路的历史;不知道从尘土飞扬的砂砾路到弯曲狭窄的简易油路,从蜿蜒颠簸的低等级公路到畅洁美安的高速路,从千里窗口路到部级文明样板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的奉献。

  天马来兮

  “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汉武帝《西极天马歌》)。岁月的暗香浮动孕育了灿烂绚丽的文化,在今日丝绸之路上,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时空交替,武威公路文化品牌正在精雕细琢!

  如今走在丝绸之路上,您见到的不只是祁连雪山的美景、天然屏障乌鞘岭公路的英姿,还可以体验“千里河西一日行”的愉悦。您不仅可以看到雷台汉墓、白塔寺、文庙等历史文化遗产,还可以领略公路文化的飞速发展。如今,不论你走进武威公路总段机关,还是走进基层段站,一个个文化元素映入眼帘,一面面镶有灯箱的文化墙醒目耀眼。在养护生产一线,公路标志系统已经广泛应用,职工和家属们尽情享受着公路文化带来的愉悦,多姿多彩的公路文化活动正引领着总段各项工作持续向前发展。如今,当你和武威公路人聊起来,他们一个个都自豪无比,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在走马观花的行程中,来宾们一直兴奋着、感动着。在武威公路总段体育馆的文化中心,在“武威公路总段50年工作汇报展”的牌子前面,来宾们纷纷合影留念。每个胸前别着红花的客人都洋溢着笑容、品味着文化的盛宴。我举着相机,不停地“咔嚓”、“咔嚓”,拍下了一张又一张笑脸,定格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瞬间。兰州总段党办主任周连英说“感谢您为我们大家留下了珍贵的记忆。”这话让我心中阳光灿烂。

  在随后的五天里,武威公路总段连续五天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全段妇孺老幼,不论在职的还是退休的,广泛参与,营造了空前的文化氛围。

  所有这一切,正如走廊上的公路文化标牌所言“源于责任,出于细节”、“文化引领,持续发展”、“依路而行,锐志求变”。他们精细的管理、先进的理念、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了这一切!

  乌鞘岭下,天马来兮,一个公路养护品牌正在形成!

上一篇 夏津公路局:“四有”措施提升路...
下一篇 山体崩塌道路受阻——晋城公路规...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