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西瓜皮当碗打饭,别只是一笑而过

西瓜皮当碗打饭,别只是一笑而过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6-15 08:24:27 火车票预订

    昨日上午10时,网友“凤凰花又开”在武汉家长一百论坛发帖《华师一附中学生中的奇葩》,这名网友称,华师一附中一名学生用西瓜皮打饭,有图有真相,并特此说明“这个饭菜是6元钱的”。

    用西瓜皮做容器盛放菜肴,这个中国自古就有。用西瓜皮当碗打饭,还是首次听闻。暂且不深挖此学生是一时兴起的顺手为之,还是深思熟滤后懒得洗碗的聪明创造,或者是别的什么。即便只看表面,该褒还是该贬都应该仔细思考一番。

    现在是21世纪,人才已经有了新的定义,工作能力也不与学分有太大的关系,但我们的高中教育,依然是只重视升学率的应试教育 。学校不管学生是喜欢还是讨厌,既不教授学习方法,更不管学生为人处事,一味习惯性地将海量以后基本用不到但和考试升学有关的知识都“填鸭式”的塞进学生们的肚子里,只要学生被录取,那么学校就成功了。这种呆板又有点粗暴的教育方式所暴露的问题,让飘红的升学榜,显得格外刺目。

    首先,光教知识不教学习方法很容易把学生的脑袋变成了一块块硬盘,把学生都变成了输入命令才会出现结果的电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状态,就好比这电脑内存入的知识大多是临时性文档,用了一段时间后,随时都有可能丢失;其次,什么知识都教点而不注重培养个体的兴趣爱好,给学生们带去了异常多的沉重负担,使得学生们一个个都“有十八般武艺,但样样稀松”,像从模具里倒出来的“复读机”,而这些“复读机”还无法退换也不保修;最后,只教知识不教为人处事使得“高分低能”的学生越来越多,离开了“望子成龙”的父母管束和喘不过气的学习任务,许多大学生在骤然放松下来后,却无法正常把控自己的生活,在道德的缺失和法律的懵懂下,不会洗衣、叠被、系鞋带甚至不知道鸡蛋有壳这样的情况已不算新闻,一言不合就拔刀、投毒这样的事都能发生。

    这样从海量试卷和试题搭成的楼梯上爬入大学的学生,若不能尽快学会新的学习方法,又没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更有可能日常生活都还要照顾,那其在大学的正常学业又怎么能够优秀的完成?其努力方向除了“泡妞”估计只能是“不挂科”而已。即便凭着各种手段拿到了毕业证书,来到社会后也毫无竞争优势,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好职位?在工作单位若不懂得与人相处,能干多久也是个问题。但在如今教育方式下,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学生却大多有“眼高手低”的毛病,有些甚至只经历了几次碰壁,就变成了“宅”在家里的“啃老族”。

    诚然,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教育时间更长更专业的却只能是学校,在教学方式上家长更无法和学校唱“对台戏”,只能“随大流”。但中国的教育制度一直没什么变化,而社会现实却要求学校要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的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各种“传道授业解惑”的不称职,加上深受其害的家长们的自身遭遇,都告诉人们:光靠学校的知识,即便考了好大学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于是现在的孩子从娃娃开始,就得参加各种兴趣爱好培训班、补习班,这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只是治标不治本。

    如何治本,使中国的教育不这么让人诟病?这不是我等升斗小民能考虑透的问题。但笔者希望,类似于“用西瓜皮当碗打饭”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会是在正确教育引导下的闪亮创意,而不是偷懒耍滑让人一笑而过的“奇葩”。(丁辉)

上一篇 铁路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下一篇 “铁老大”的悄然转身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