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一艘帆船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建筑前驶过。
6月11日,美国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宣布一项应对气候变化报告,计划斥资200亿美元建造城市防洪墙、风暴防护堤等设施,增强这座全美最大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预防和防御能力,以避免再遭去年超级风暴“桑迪”那样的惨痛打击。
但有关专家认为,由于人事变动和资金缺口,这项计划和建议的落实可能需要数十年才能实现。
极端天气频发,可谓“环球同此凉热”。印度罕见高温持续半个多月,造成逾千人死亡;巴西北部出现干旱,秘鲁、智利等国家的部分地区则遭洪涝袭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供水紧张,俄克拉何马州和得克萨斯州却遭遇暴风雨。面对越来越“任性”的天气气候,世界各国都严阵以待,奋力减灾防灾。我国人口众多,气候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世界上遭受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1990年至2013年,我国因气象灾害死亡9.1万多人,直接经济损失5.5万多亿元。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在应对极端天气方面,面临着更重的压力和更大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