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一日游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著名校友有余光中、林峰、易中天、鲁迅等人。
厦门大学的旧建筑多为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墙、琉璃顶,极富特色,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尤其是建南大礼堂和上弦场,相当宏伟。校内建有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和鲁迅纪念馆。前者珍藏了史前时期至现代有关人类及其发展的文物资料,特别是反映闽南和台湾文化的文物,以及福建古代与国外的交往,尤其是泉州海外交通的史迹等,极富特色和价值。鲁迅纪念馆以鲁迅在厦大任教时期的故居和四个陈列室,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平经历与可敬人格。
校园风景十分优美,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库等景点,气氛静谧而浪漫,故有“谈情说爱在厦大”之说。厦门大学的旧建筑多为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墙、琉璃顶,极富特色,被喻为“穿西装,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筑风格结合),尤其是建南大礼堂和上弦场,相当宏伟。学生和僧人的学习及生活场景构成了厦大校园及其附近区域独特的世景图,这种景象在别处是看不到。厦门大学被喻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中西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是最大看点。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南校门
厦大有南校门,就是所谓的主校门,并不是因为它在学校的南边,只是因为毗邻南普陀寺而得名,出了南校门便是沙滩。南校门股部而端正庄严。一批批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的学子从这里开始大学之旅,一代代踌躇满志、怀揣憧憬的人才从这里踏入新的征途。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西校门
西校门建在厦大旧主楼群贤楼群西边,由台胞、我校名誉校友张子露先生捐赠10万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门高7.4米,长25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采用花岗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两角微微翘起的长方形为造型基调,主体对称式构图上面配以浮雕,以体现高校大门所应有的庄重性及文化内涵,整个造型简洁、明快、舒展,富有现代感。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嘉庚楼群
嘉庚楼群座落于中国最美的大学--厦门大学校园内。该楼群以厦门大学的创办人,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是厦门大学建筑系师生自已设计,由五个相连的楼组成,位于风景秀丽芙蓉湖畔。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景观。
嘉庚楼群的风格是西式的,以对称性突出凯思楼的巍巍壮观。凯思楼下有八个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柱子,上面书写着“自强不息,止於至善”八个大字,这就是厦大的“校训”。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群贤楼群
厦门大学群贤楼群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以居中建筑、装饰最考究、体量也最大(2725平方米)作校办公用的群贤为名。东边为集美、映雪。西边为同,安、囊萤。建于1921-1922年,建筑面积9576平方米。为陈嘉庚独资兴建厦大的主楼群。囊萤=、映雪很长时间作学生宿舍, 现已调整与同安、集美一样做教学、科研用房。楼群最大特色: ①古今、中西合璧式。②楼梯石板悬挑式。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在当时,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为此,1989年后厦门市把它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建南大礼堂
建南大礼堂建在演武场东南角山岗上,1952年开工,1954年竣工。它的建筑精细巧妙,楼房最大特色为利用前面最高部位(25米)的中式歇山顶与精细雕砌各种吉祥图案,尤其是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图案的点缀方式,使之成为古今、中西相结合,博采众长的一大独特景观。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建南楼群
建南楼群系20世纪50年代初,由陈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资、陈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会堂、成义楼、成智楼、南安楼、南光楼五幢大楼,曾是厦大颇具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群。李光前先生的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会念其年久失修,遂于1994年开始陆续捐献1630多万元巨资,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80周年校庆期间举行了翻修竣工典礼,昔日雄伟壮丽的建南楼群重新屹立在厦大上弦场上。
厦门大学一日游之鲁迅纪念馆
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在福建厦门大学集美楼,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在厦门期间曾寓居于此。1952年在此设立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的鲁迅纪念馆。该馆共有五室,其中四室以六百多件文物和资料、照片,分别介绍鲁迅的生平和在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各历史时期的战斗历程,其中在厦门部分是展出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