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城市轨交审批权下放需警惕地铁建设过热

城市轨交审批权下放需警惕地铁建设过热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6-07 00:52:08 火车票预订

    继上个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指出将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权下放之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审批权下放日前终于迎来了正式的官方文件。

    根据这项《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将取消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和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制造项目核准”,国家发改委“企业投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按照国家批准的规划核准”下放省级投资主管部门。

    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审批制度,地方大型项目都需要中央统一审批。以轨道交通为例,先由城市上报规划,立项后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提供项目评估书,然后上报国家发改委进行具体规划审批,再进行项目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最后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审批。

    这种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一直为人诟病。因为一个项目从规划到报批,常常要经过几年的时间,与规划上报之时的具体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而报批之后一旦需要修改还将再次重复这个漫长的流程,导致项目建设总是滞后于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

    另外,中央不像地方那样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行政审批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造成即使地方有了地铁建设的需求,却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不能获批,如沈阳等地的地铁建设都是多次申请才被获批的,这样在行政审批环节消耗的时间就更长了。

    政府也认识到了行政审批的这些不足,并逐渐进行包括交通业行政审批改革。例如,去年下半年,发改委决定下放“扩建机场总投资10亿元至20亿元的项目核准”审批权限;同一年,原铁道部也将城际铁路的修筑权下放到地方。

    今年全国两会之后,新一届政府多次释放信号,加快推动部分行政权力的下放。5月,先是***发表电视会议计划,明确了行政审批下放的范围;日前,又通过官方文件将行政审批下放内容进行明确,其中就包含目前方兴未艾的地铁建设。

    笔者认为,随着审批核准权从国家发改委下放到各省发改委,将大大减少各城市地铁在立项、修改环节行政审批上的时间,加之地铁建设对于经济推动和业绩提升的重要作用,我国各地将迎来城市地铁发展的新一波热潮。

    目前,全国已有35个城市结缘地铁,正在施工建设的地铁线路超过70条。虽然去年9月国家就一次性批准了25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仍然有南通、唐山、洛阳等大量二三线城市在行政审批环节排队。随着审批权下放,这些城市无疑将引领新一轮的地铁建设热潮。

    不过,考虑到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传统,行政审批权力的下放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造成系列严重后果。

    这在地铁建设的早期就已经有所表现。有些地方不考虑实际资金和能力,结果报批之后却因为资金缺乏而一再搁浅。或者是地铁建成之后却面临客流不足的尴尬境地,利用率甚至不到百分之十,设备损耗等固定开支并没有减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在笔者看来,地铁行政审批权力可以下放,但是审批标准却不能“下放”。据悉,国家对修地铁和轻轨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对申请城市的城区人口、地方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以及管流量预算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的对部分标准放宽审批,但是预计客流等关键标准还需要继续严格执行。

    尤其重要的是,审批权下放地方之后,中央部门应当更多地承担起监督的责任。刚刚公布的《发改委关于做好第一批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后续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提出了“切实加强后续监管”的要求。如何建立长效的监管制度,这对行政审批权下放后的我国地铁建设,无疑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上一篇 北京地铁10号线成环一个月运客...
下一篇 政府需推动地铁建设“地铁+房地...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