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省环保厅副厅长孙玉龙在6月4日举行的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甘肃省2012年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兰州、嘉峪关、白银、天水四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
水质量:县区集中饮用水质均达标
2012年我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全省15条河流的28个河段中,达标河段22个;与2011年相比,主要河流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17座水库中16座水库水质达到水质功能类别要求;全省14个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此外,全省86个县、区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都基本达标。
空气质量:主要城市明显好于上年
全省14个地级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有12个,占85.7%。与2011年相比,10个城市污染综合指数有所下降,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金昌、酒泉、临夏3个市(州)污染综合指数比上年略有上升;列入国家“二氧化硫控制区”的4个城市二氧化硫年均值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与2011年相比,兰州、嘉峪关、白银、天水4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分别增加了28天、41天、86天和2天。
孙玉龙分析指出,虽然2012年上述地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度增加,但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如下困难:结构型污染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能源结构单一,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复合型污染逐渐显现,二氧化硫和烟尘污染问题还没有全面解决,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污染愈加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频繁;污染治理资金匮乏。
2013年我省将兰州、白银、金昌、嘉峪关、天水5市列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全面推进,落实责任、联动共治,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去年,我省完成了全省历史遗留铬渣无害化解毒处置任务;启动了电子废物拆解处理实现在线视频监控、危险废物运输车辆实现了24小时实时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