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交资讯 > 2013中国公共汽车节能大赛新能源公共汽车测试方法概要

2013中国公共汽车节能大赛新能源公共汽车测试方法概要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6-05 21:31:43 火车票预订

2013中国公共汽车节能大赛
新能源公共汽车测试方法概要

一、 纯电动客车(EV)的测试

1.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直接采用定型试验报告的测试结果,不在现场进行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滑行性能和爬坡性能试验。

2.现场试验

1)试验前的准备

(1)客车厂应于组委会指定时间之前将参加测试车辆送达测试场地,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熟悉道路环境,并配合组委会工作人员完成仪表安装等项工作。

(2)在工作人员的组织和监理人员的监督下为参赛车辆放电,具体操作方法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参赛车辆和现场条件确定。

(3)放电结束后,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记录残留电压、电量显示,然后用厂家推荐的外部充电器,或由力能公司根据厂家提供的充电协议为电池充电至SOC显示100%。如果充电仪器不能明确显示蓄电池充满,其最长充电时间为SOC示值停止增长后继续充电5分钟止。

(4)在上述充电过程中,采用组委会统一配置的直流电能计量表,并由监理人员、厂家代表监督,由数据记录人员记录充电时间、充电电流、充电电量kWhmax等数据。经有关各方签字后将复本交监理组长备案,作为评价参赛车辆能耗水平、运载能力、充电效率等的基础数据。

(5)监理人员将根据客车厂提供的动力电池参数,分别确认实际充电电量与标定电量差异情况,当偏差大于15%时则视为车辆存在技术故障,应予以排除并满足上述要求时方可参赛。

(6)为参赛车辆接驳空调系统耗能仪表和记录空调制冷水平的数字温度计。经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验收合格的车辆,统一存放指定地点,并由大赛组委会在工作人员在充电接口、车门、检修舱门(盖)、电源开关等处贴上专用封条等待进入现场测试阶段。

2)模拟公交工况的能耗与性能测试

(1)模拟公交工况的能耗与性能测试的目的是,测试参赛电动汽车在电池完全充电状态下,以指定工况运行一定行驶里程的耗电量,并以此为依据对能耗水平和相关性能做出评价。

(2)进入测试阶段的车辆在监理人员、厂家代表、数据采集人员的共同监督下启封,记录初始状态下的车内温度、SOC示值,同时确认空调系统能耗仪归零。

(3)由组委会安排监理人员、数据采集人员跟车,以充电站为起点按指定路线模拟公交工况持续运行约85公里后返回充电站。

(4)由跟车监理人员和数据采集人员记录残留电压、电量显示;测量并记录实际行驶里程;记录车空调系统电能消耗和车内温度数据。由驾驶员、监理员、数据员共同签字确认。

(5)完成数据采集的车辆,由工作人员安排用厂家推荐的外部充电器,或由力能公司根据厂家提供的充电协议为电池充电至SOC显示100%。如果充电仪器不能明确显示蓄电池充满,其最长充电时间为SOC示值停止增长后继续充电5分钟止。

(6)在上述充电过程中,采用组委会统一配置的直流电能计量表,并由监理人员、厂家代表监督,由监理人员监督并由数据记录人员记录充电时间和充电电压、电流、电量等数据。经有关各方签字后将复本交监理组长备案,并将其作为计算电量消耗率、推算一次充电最大续驶能力、空调系统电能消耗、空调系统制冷效能等的评价依据。

(7)当参赛车辆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结束试验:
 
a)电池电量过低、温度过高导致系统发生安全保护时;

b)车辆出现动力系统或机械故障导致车辆不能按要求继续进行比赛时。

3.性能评价

1)整车能量消耗率

(1)开空调车公里能量消耗率C用下式计算,单位用kWh/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E/D
     式中:
        C—测试工况整车能量消耗率(kWh/km);
        E— 充电期间来自电网的充电能量(kWh);
        D— 试验期间行驶总距离,单位为千米(km)。

(2)不开空调车公里能量消耗率C0用下式计算,单位用kWh/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0=(E-K)/D
     式中:
        C0—测试不开空调整车能量消耗率(kWh/km);
        K—测试过程中空调消耗的能量(kWh);
        E— 充电期间来自电网的充电能量(kWh);
        D— 试验期间行驶总距离(km)。

2)单位人·km能量消耗率

(1)开空调单位人·km能量消耗Cr率用下式计算,用Wh/人·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r=(C/r)*1000
     式中:
       Cr—开空调的单位人·km能量消耗率(Wh/人·km);
       C—测试工况整车能量消耗率(kWh/km);
       r—额定载客人数(人)。
注:额定载客人数=(最大总质量-整备质量)÷70kg(圆整到整数,下同)。

(2)不开空调单位人·km能量消耗Cr0率用下式计算,用Wh/人·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r0=(C0/r)*1000
     式中:
       Cr0—不开空调人·km单位能量消耗率(Wh/人·km);
       C0—测试不开空调整车能量消耗率(kWh/km);
       r—额定载客人数(人)。

3)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

(1)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Tmax的推算值按下式计算:
Tmax=(kWhmax/Cr)*1000
Tmax—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人·km);
kWhmax—一次充电最大电量(kWh);
Cr—开空调的单位能量消耗率(Wh/人·km)。

(2)不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 Tmax0推算值按下式计算:
Tmax0=(kWhmax/Cr0)*1000
Tmax0—不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人·km);
kWhmax—一次充电最大电量(kWh);
Cr0—不开空调单位人·km能量消耗率(Wh/人·km)。

4)充电效能

充电效能用单位充电时间的最大运载能力,即:每分钟充电时间所能运行的人·km为依据评价。

(1)开空调充电效能Ch用下式计算,单位用人·km/分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h=Tmax/h
式中:
        Ch—开空调的充电效能(人·km/分);
        Tmax—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人·km/分);
        h— 充分放电后一次充电所消耗的时间(分)。

(2)不开空调工况下的充电效能Ch0用下式计算,单位用人·km/分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Ch0=Tmax0/h
式中:
        Ch0—不开空调的充电效能(人·km/分);
        Tmax0—不开空调一次充电最大运载能力(人·km);
        h— 充分放电后一次充电所消耗的时间(分)。

二、 混合动力客车(HEV)的测试

1.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直接采用定型试验报告的测试结果,不在现场进行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滑行性能和爬坡性能试验。

2.现场测试

1)测试前的准备

(1)客车厂将参加测试车辆送达测试场地,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熟悉道路环境,完成公交工况模拟路段运行后将车辆送达大赛指定地点。

(2)由厂家负责在大赛工作人员的指导与协助下,加注燃料并连接有关计量器具。对于传统燃料汽车,在燃料加满后统一连接燃油容器并加注额定测试燃料;对于LNG汽车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法加注燃料。

(3)车辆完成准备后,由测试组委会在车门、检修盖等处贴上专用封条,等待进入能量消耗测试。    

2)燃料消耗量测试

由组委会安排监理人员、数据采集人员跟车,按指定路线模拟公交工况线路进行10个循环(约85km)的道路试验。测试结束后,测量整个试验过程的燃料消耗量。其中,柴油用称重法或标准容器测量;LNG以充满燃料后的实际计测的燃气消耗量为依据。

3.测试评价

1)能量消耗率

整车能量消耗率HEVC用下式计算,柴油车单位用L/km标示;LNG车单位用m3/km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HEVC=FC/D
    式中:
        HEVC—测试工况下整车燃料消耗率(柴油,L/km;LNG,m3/km);
        FC— 测试结束实际计测燃料消耗量(柴油,L;LNG,m3);
        D— 行驶里程(km)。

2)单位人·km能量消耗

单位能量消耗HEVCr用下式计算,柴油车单位用L/人·km标示;LNG车单位用m3/人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HEVCr=HEVC/r
     式中:
          r—额定载客人数(人)。

三、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PHEV)的测试

1.性能试验

性能试验直接采用定型试验报告的测试结果,不在现场进行最高车速、加速性能、滑行性能和爬坡性能试验。

2.现场测试

1)测试前的准备

(1)客车厂将参加测试车辆送达测试场地,在有关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熟悉道路环境,并完成公交工况模拟路段运行后将车辆送达大赛指定地点。

(2)由厂家负责在大赛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加注燃料并连接有关计量器具。对于传统燃料汽车,统一连接燃油容器并加注额定燃料;对于LNG汽车,统一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法加注燃料。

(3)在监理人员的监督下用厂家推荐的外部充电器或由力能公司根据厂家提供的充电协议标准为电池充电至SOC显示100%。如果充电仪器不能明确显示蓄电池充满,其最长充电时间为SOC示值停止增长后继续充电5分钟止。

(4)车辆完成充电后,由监理人员监督并由数据记录人员记录充电时间和充电电量等数据。经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验收合格的车辆,统一存放指定地点,并由大赛组委会在工作人员在充电接口、车门、检修盖等处贴上专用封条等待进入现场测试。

2)能量消耗测试

(1)由组委会安排监理人员、数据采集人员跟车,按指定路线模拟公交工况线路进行不少于10个循环(约85km)的道路试验。测试结束后,测量整个试验过程的燃料消耗量。其中,柴油用称重法或标准容器测量;LNG以充满燃料后的实际计测的燃气消耗量为依据。

(2)电量支出值的计量方法是:用厂家推荐的外部充电器,或由力能公司根据厂家提供的充电协议为电池充电至SOC显示100%。如果充电仪器不能明确显示蓄电池充满,其最长充电时间为SOC示值停止增长后继续充电5分钟止。同时,由监理人员监督并由数据记录人员记录充电电量,作为计算电量消耗的依据。

3.测试评价

1)能量消耗率

(1)整车能量消耗率

整车能量消耗率PHEVC用下式计算,柴油车单位用L/km标示;LNG车单位用m3/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PHEVC=(E/QCT+FC)/D
式中:
PHEVCT—综合能量消耗(柴油,L/km.m;LNG,m3/km)
E— 补充充电测得的累计电量支出(kWh)
QCT—换算系数(柴油=3.02kWh;LNG=2.38kWh)
FC— 测试计测燃料消耗量(柴油,L;LNG,m3)
D—行驶里程(km)

(2)单位人·km能量消耗

单位人·km能量消耗PHEVCr用下式计算,柴油车单位用L/人·km标示;LNG车单位用m3/人·km表示并保留两位小数。
PHEVCr=PHEVC/r
     式中:
       r—额定载客人数(人)。

3)纯电模式能耗比例

大赛不测试外充电混合动力的纯电模式行驶里程,通过下式评价整个测试过程中纯电模式能消耗比例(%)。
 纯电模式能消耗比(%)=E/QCT ÷(E/QCT+FC) 
上一篇 北京市交通委:端午道路拥堵...
下一篇 苏堤锁澜桥西 新增4亩西湖红莲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