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气象局向全国气象部门印发WMO《集合预报应用指导手册》中文版,供全国预报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集合预报产品和技术。当天,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集合天气预报业务应用工作推进视频会议,对该手册重要知识进行讲解,并介绍了全国集合预报业务应用工作方案。
“集合预报是预报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产品已成为美国天气预报中主流参考产品。”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副司长顾建峰表示,使用集合预报产品,不仅能提高极端天气预报准确率,还能为预报员进行正确预报带来信心。
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系统业务室主任陈静介绍,《集合预报应用指导手册》包含基础知识、应用建议、后处理技术及极端天气预报产品和预报员自我提高等内容,对集合预报系统应用提出了科学建议,有利于我国预报员更好地理解集合预报技术。
集合预报能做什么?为什么需要集合预报?手册给出了科学答案:集合预报能提供模式预报的可预报性信息,包括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环流系统、天气要素等概率预报产品,以及最有预报技巧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信息等。手册对集合预报应用中常见的误解进行了解释,比如提高预报水平不能单纯依靠集合预报,还需考虑预报模式和同化技术等。
据悉,在未来两三年,中国气象局还将发布《我国集合预报产品使用手册》等,并开展全方位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培训,培养我国气象预报员建立集合预报的思路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