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安徽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发布了2012年《安徽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在2012年,我省16个城市中,合肥市的空气质量全省垫底。同时,合肥市环保局发布了《2012年合肥市环境质量公报》,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三河道不达标,其中十五里河属重度污染。
铜陵黄山空气全优良
合肥市目前共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10个,去年该市 PM10年均 值为0.107mg/m3,超过空气环境质量年日均值二级标准的要求。
公报显示,2012年,全省16个地级城市中,有15个市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合肥市达到了国家三级标准。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6.5%,其中,铜陵和黄山市为100%,合肥市为87.2%,其余13个市均在90%以上,合肥空气质量垫底。据介绍,因为其他城市未执行新标准,该评价均是参考旧标准(API)来执行的。与2011年相比,全省平均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了0.2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1.2%。
省城一环内或“限黄”
针对空气污染,发布会上透露,合肥正在制定雾霾应急预案,该市目前也正在制定限行方案,据透露,合肥的限行力度较大,或将一环内全部限行,这样就意味着很多“黄标车”在省城无法自由行驶。不过,该方案最终还有待合肥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审批确定。据介绍,2012年全省16个地市均出台了机动车排污防治管理办法或意见,淮北、阜阳、淮南等9市已实行“黄标车”限行,限行面积共98.88平方公里。
巢湖平均水质为类
作为合肥市饮用水源地的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2012年度所监测的各项指标均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水质基本稳定。而巢湖的平均水质类别为类、轻度污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河道方面也不乐观,南淝河水质未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要求,为劣类水质,超标污染物主要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十五里河未达到地表水类标准,为劣类水质,属重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派河水质未达到类水质标准,为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2012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属轻度污染,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较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在16个地市中,有14个城市的水源地满足要求,而亳州与淮南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优,支流总体水质状况为中度污染,19条入境支流中12条为重度污染。省辖长江流域总体水质良好,干流、支流总体水质分别为优、良好。
合肥环境成绩单
空气: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2%,全省垫底。
水质: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符合类水质标准,基本稳定。巢湖的平均水质类别为类、轻度污染。南淝河、十五里河为劣类水质,派河为类水质。
噪音:2012年合肥市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8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67.5 dB(A),均符合标准值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