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是今年以来冬麦区首场区域性强降雨。目前,强降雨基本结束,预计未来三天,全国范围降雨强度有所减弱,但华南沿海、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仍多降雨天气,此外,芦山震区明天阴有中雨,局地大雨,伴有雷电,需格外小心。
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本次强降雨过程具有暴雨范围广泛,覆盖主要冬麦区;多地降雨强度大,日降雨量突破历史同期5月极值;部分地区瞬时风力大的特点。
冬麦区首场区域性强降雨 经统计,本次强降雨过程50毫米以上的降雨覆盖面积约59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降雨约8.5万平方公里。其中,冬麦区50毫米以上降雨覆盖面积有39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的有6.9万平方公里。
多地日雨量突破5月历史极值
此次降雨过程中,共有5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降雨量突破5月历史极值,集中在山东南部和半岛南部、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中部、湖北中西部、江苏北部等地。日降水量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山东日照、胶南、苍山、微山和河南宝丰,远远突破当地5月历史日降雨量极值。
部分地区瞬时风力大
受江淮气旋影响,在强降水发生期间,黄淮和江淮及江南东部等地出现4~6级风,其中山东、河南中部、江苏东部和中南部及上海、浙江东部等地最大瞬时风力有7~8级,山东东南部沿海、江苏沿海及浙江东北部沿海局地达9~11级,江苏连云港西连岛风速达到29.4米/秒。据农业气象专家介绍,本次降雨对冬小麦区有利有弊,总体来说,显著改善了冬麦区的土壤墒情,但强降雨和大风天气造成部分小麦倒伏、农田湿渍涝,部分地区河流和水库出现超警水位。
降雨显著改善冬麦区墒情
此次降水过程使北方冬麦区大部农田土壤墒情得到显著改善,山西南部、河南前期旱情得以解除;降水同时伴有降温,缓解了前期温高雨少导致冬小麦灌浆速度偏快状况,适当延长了灌浆期;降水过程总体利于冬小麦灌浆乳熟、春播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蓄水。
部分地区冬小麦倒伏和农田受灾
暴雨和大风天气造成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和南部、苏皖两省中部部分地区出现冬小麦倒伏、农田湿渍涝害;暴雨和大风天气对设施农业、经济林果和水产养殖也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另外,强降雨对正处于夏收期的江淮、江汉冬小麦和油菜收获以及西南地区东部夏收扫尾工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延缓了夏收进度。 部分河流和水库出现超警戒水位
由于此次过程降水集中、强度大,导致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位明显上涨,部分河流和水库超警戒或汛限水位。27日6时安徽淠河横排头 水位达52.90米,超警戒水位0.15米;合肥大房郢水库水位达27.62米,超汛限水位0.12米;27日8时,湖北黄石王英水库、荆州太湖港水库分别超汛限水位0.92米和0.33米。
本轮强降雨过程目前基本结束,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全国大部雨水仍多,但强度不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四川盆地北部、华南大部、新疆南疆西部局地、黑龙江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广东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广东中部局地有大暴雨;上述地区局地并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象专家提醒,目前我国即将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区域将逐步由华南向江南、江淮及黄淮延伸,各地需加强江河库湖的水位监测,做好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