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月森和太原铁路局领导在信号运转室操作台前检查设备调试情况 。王健 摄
图2:齐心协力 王健 摄
图3:众志成城 王健摄
图4:道砟夯实 王健 摄
图5: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技术人员在进行信号设备电缆接续及调试。王建 摄影 河东大地上的山西运城,内有绵延的中条山,外有澎湃的黄河,大山大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就有“表里山河”的说法。《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如今,中铁电气化人在“大禹治水”精神的激励下在河东大地上谱写了站改施工的新篇章,在这片民族文化厚重的土地上演绎了一场“铁军跃龙门”的精彩华章。 5月19日上午8:30分,随着1096次客运列车依次安全顺利通过山西省河津、百底、稷山站,标志着由集团公司3000多名参战员工经过10天的昼夜奋战、集团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在既有线上同时3站站改施工任务安全优质完成。太原铁路局专门发来贺电,称赞这是一次既有线施工组织的新突破,是施工组织的成功典范。 “大考”面前铤而走险 黄陵至韩城至侯马铁路(山西段)的工程,起于侯马北站,西到禹门口站太原局局界,途经侯马、新绛、稷山、河津,四个县市,正线全长76.2公里,为既有铁路增建二线电化改造工程。这项工程是集团公司承揽工程中专业最全的项目之一,涵盖了路内外三电和管道迁改,站前桥涵、轨道、土建及其附属工程,站后含房建、四电所有专业,其中土建专业是集团公司第一次承担长大既有线改造施工,于2010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是山西省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的重点项目,建设方去年合资注册侯禹铁路公司后,项目建设管理关系理顺,加大了铁路建设推进步伐,要求今年年底将主体建成,明年上半年开通运营。为推进工程进度,项目经理曹延峰、党工委书记、副经理吴军庄仔细分析工程特点后制定了“集中优势,实施重点突破,打好站改攻坚战”的工作思路。项目部同太原铁路局、黄韩侯建设指挥部针对站改进行多次研究和方案论证,4月23日正式确定河津、百底、稷山三个车站同步展开施工,5月10日至19日进行封锁点施工。主要工程量包括:在十个天窗点完成三个车站所有新铺股道和股道延长和相关道岔新铺和改移到位;要启用新的车站运转室,改既有半自动行车信号为全自动微机连锁。尤其5月18日是这次站改施工工作量最大,任务最为繁重的一天,3个车站共要完成新铺道岔13组,其中2组复式交分道岔,拆除2组,信号开通道岔85组,信号机123架,启用新的通信信号设备,实现3个车站的微机联锁换装开通。 在既有线上三个车站同时进行改造施工,工程量之大,时间之紧,安全风险之大前所未有,作为集团公司和太原铁路局的“第一次”,是对集团公司项目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方案、人力机具等方面的一次前所未有“大考”,对集团公司黄韩侯项目部来说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硬仗。 众志成城迎接“挑战” 责任重于泰山,大考面前迎难而上。当得知黄韩侯项目面临严峻的考验后,正在海青线工地出差的集团公司张建喜、总经理李爱敏,立即与董事长韦国通过电话联系沟通,三位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形成共识,要求项目部按照路局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一定要打赢这场硬仗。 张建喜多次询问站改施工准备进展和各种施工资源配备情况,并指导和帮助项目部联系协调施工人力、机械等。短短5天的时间,从津秦、唐山客车线、西康二线,内蒙古、沈阳等工地调集2000余人的施工队伍充实到站改现场。 5月3日,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月森专程到黄韩侯工地指导工作,在项目部召开了站改施工动员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了全体员工干好这次突击战的信心。在站改天窗点施工大干期间,刘月森坐镇指挥,西铁工程公司董事长宋小利、西安通号处宇卫民、一公司副总经理毕志峰一直盯在现场。太原局副局长王全献、王金虎、总工程师王启明、工会主席张锁明也分别在稷山、百底、河津施工现场盯岗指挥。从站改施工准备开始,到连续10天的封闭点,黄韩侯项目部与太原铁路局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顽强拼搏,昼夜鏖战。 黄韩侯项目部为做好各专业之间、各工种之间、各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与衔接,组织施工负责人反复对现场环境进行调查,反复比选制定最优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面对站场改造道岔型号多、站场场地狭窄、安全卡控难、连锁关系复杂,三站一次启用新微机联锁软件,实现车站单线改复线与区间半自动闭塞的过渡等难题,项目部总工韩亚兵、西铁分部厉宏军、信号分部刘江峰、一公司分部卢立家和现场工程的技术人员一起研讨方案,并与太原铁路路局车务、工务、电务等部门共同会审、反复商议,制定了“三步走”的施工方案。第一步,先预铺不受既有线影响的所有道岔,施工线路延长部分至受既有线路影响的部位为止,尽量压缩、减少封锁要点内工作内容;第二步,在不影响既有信号联锁关系的情况下,封锁要点施工,铺入新道岔及相关线路,为下一步全站联锁开通创造条件;第三步,开通全站,电务设备换装,启用新的联锁。 项目部副经理陈惠录、王士振分管施工生产和安全,又分别是百底、河津站的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压力大。陈惠录说:“我干了30多年的老工务,马上就要退休了,这还是第一次在这么短时间3站同步施工。” 在安全管理上,项目部也下了大功夫,这次施工组织难度大,又是既有线站场改造,封闭点结束后就要开通继续投入运营,半个小时内就有客车通过,不允许有一点闪失,项目部通过加强包保力量,调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在安全上进行布控,包保领导和包保干部实行分级分片负责,各司其职,各管一片,实行现场各环节盯控全覆盖。经过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全体干部员工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站改施工一触即发。 终让“难题”迎刃而解 5月10日凌晨3:30,第一个封锁天窗点施工在河津、百底、稷山三个车站同时展开。将士们都憋了一股劲,凌晨两点钟就到达施工指定地点待命,经过3000多名员工两个多小时艰苦奋战,提前6分钟销令,首个要点施工顺利告捷,正式拉开了站改施工的序幕。 稷山和河津在黄韩侯铁路上是比较大的车站。稷山,是古稷王故里,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承担稷山县片区施工任务的员工秉承了当地勤劳朴实的作风,工程进展始终处于前列。这次稷山站的改造,是三个车站中任务量最大的一个站,共新铺道岔23组,拆除道岔15组,拆铺2组,信号实现微联换装启用;河津市,古称龙门县,所处黄河古渡的要道位置,承担河津施工的四工区员工也是把守在黄韩侯铁路山西段最西端,他们不甘落后,力争打出逆势领先的翻盘仗。 5月18日凌晨1:00,车站站场亮如白昼,参战员工提前到达指定地点,一个一个精神抖擞,摩拳擦掌,严阵以待。 凌晨3:00,“线路封锁开始施工!”施工命令刚一下达,施工现场顿时机械轰鸣,人声鼎沸。“一、二、哈嘿哈嘿……” 3000多名员工响亮的号子声,钢钎和钢轨道渣的碰撞声,钢轨扣件的摩擦声在车站上空回荡,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形成了一部力量与美的交响曲。一组组道岔按既定方案顺利进行,信号设备电缆倒接调试紧张有序…… 7:20分,经过260分钟的紧张奋战,3站所有道岔均安装到位,一次启用新微机联锁顺利开通。施工现场顿时鞭炮齐鸣,此时全体参建员工早已是汗流浃背,原本整洁的工作服、防护服上沾满了汗渍、油渍,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十天寒窗实现“苦读”梦 10天的连续鏖战,10天的艰苦拼搏得到了回报。太原铁路局和集团公司分别发来了表扬信,对全体参建员工的吃苦奉献、敢打硬仗、创造了辉煌业绩进行了褒奖。为这次站改施工的顺利完成,不论是项目部、项目分部还是作业工区,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役中,终于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项目经理曹延峰作为施工第一负责人,每天要第一个到施工现场签署当天施工任务命令,封闭点结束后还要参加施工总结会,布置点外施工和下一个封闭点的施工任务,平均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由于睡眠严重不足,他的视力急剧下降,但他始终盯在现场,总是第一个来,等工人收工检查没什么问题后最后一个走,他说:“在这么关键的时候,自己说啥也要咬牙坚持,无论如何也要打赢这一仗!” 一公司分部经理张胜利、电力工区张正强等,为了三个车站的新行车运转室内新增设备及照明用电,提前架设铺通线路,安装增容变压器,多次往返于地方供电单位办理用电手续,为站改施工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用电保障。 西铁分部副经理张强负责稷山站改施工组织协调,白天晚上一直盯在现场,脸晒的黝黑,嗓子都喊哑了,有人劝他回去休息,他说:“这个站工作量太大,事太多了,我不在现场心里不踏实。”西铁分部副经理杜腾飞负责河津站的施工,连续10天封闭点施工,杜腾飞处处身先士卒,与时间赛跑,与疲倦抗争,每天在工地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一连就是十几天。 李甲强是信号分部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又是作业队长。他每天站内要往返数次,拟定设备换装、调试方案。别人已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还在信号机械室内对轨道电路校调、模拟盘联锁实验、列控软件插入调试等问题进行研究,经常和其他技术人员一直工作到深夜。 杜华龙和李华利是西铁分部一对26岁的年轻小夫妻,一个在现场负责技术管理,一个是驻站的联络员,原本打算“五一”回老家过节,却因为站改施工工作而放弃休假,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还有更多的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坚守,为站改工作的顺利完成默默奉献着…… 因为有了全体参建员工的共同努力,因为有了所有员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才换来了站改施工的全面胜利,实现了既有线三站同改同开的梦想。通过这次“大考”,再次展现了集团公司综合施工能力和水平,展现了干部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提升了集团公司的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充分证明了“讲聚树”主题教育活动在开花结果。
【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