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铁路口岸位于成都青白江区西部铁路物流中心,归属成都海关现场业务处管理,2011年10月建成使用,是成都市唯一的铁路口岸平台,包括口岸联检大楼和铁路口岸国际业务区。所有经陆运从四川始发货物均从此地运往世界各地。
记者在现场看到,崭新的2号卡口内侧就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货物集装箱在此直接被吊上铁轨启运,避免了一些口岸集装箱与铁路运输接驳不畅的情形;监控室内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存储时间长达3个月,便于监管调阅;口岸联检大楼一层设立了较多检验检疫和海关报关窗口,企业代表商检报关未出现排队现象,保证了较高的报关效率。
“这些设施确实很现代化,对咱四川经济贸易发展肯定帮助大。”现场市民代表陈女士说道。
这些便捷的现代化设施是成都外贸增长的保障。2012年全年成都铁路口岸进出口货值17.8亿美元,增长8.8%,其中进口10.3亿美元,出口7.5亿美元,出口增长48.6%;监管集装箱(标箱)1.6万箱次,同比增长19.1%,其中进口7872箱次,增长13.1%,出口8556箱次,增长25.2%。全年现场业务处税收总量18.58亿元,实现人均税收1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四川近年来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更与成都海关便利而体贴的服务措施密切相关。东方电气集团负责国际贸易的彭女士在参观现场就表示,今年4月26日蓉欧快铁开通前,成都海关主动上门开展相关政策宣传,让东电赶上了这一政策优惠的头班车。
泛亚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主管陈颖也禁不住啧啧称赞,“成都海关在商品查验归类阶段会花大精力主动与企业接洽,海关领导还会定期走访基层企业调研,将产品样品带回去分析甄别,与企业在商品提前预归类和确定预审价方面做好沟通,这的确非常难得。”
与此同时,成都海关还提出“属地报关、口岸验收”的新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四川外贸企业的通关成本。从事服装进出口贸易的陈先生,听完讲解后感慨道,“我们企业的产品之前主要从上海和深圳报关出口,但离企业太远,申报资料邮递与查验阶段与企业的沟通耗费时间较长,再加上它们外贸业务量过大,难以照顾到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出口产品通关效率受到了影响。现在我会尝试使用蓉欧快铁和属地申报优惠政策,能节省不少时间和物流成本。”他之后当场留下海关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进一步沟通。
成都铁路口岸现已成为四川外贸往来的重要枢纽:世界各地的货物如八方来宾从这里入川,四川制造也从这里走向世界。其秉持的便捷化服务理念日益成为成都开放包容的城市名片,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入驻和投资,不断助力四川开放型经济迈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