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也综改、成也综改,我们是在实践中一点点摸索、转变、发展的。” 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宝清县气象局局长刘哲姝不久前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作为全省基层气象机构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宝清县气象局勇敢迈出步伐,大胆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坚持问计于民 需求引领发展
宝清县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然而,宝清县气象灾害频发多发,暴雨、冰雹、大风、干旱、霜冻、暴雪等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宝清县气象局明确目标,主动融入,以需求为导向,努力寻找改革突破口。针对冰雹灾害频发的现状,宝清县气象局对10个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进行标准化建设,建设移动人影工作室、制作作业公告警示牌,率先成为全省完成人影标准化建设的县级气象机构。
回想起人影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刘哲姝感慨地说:“现在说起来轻松,但在进行作业站点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原来问题大都出在人影经费上,购买弹药经费不足、运输弹药没有专业的人影炮弹防爆车,储存弹药没有弹药库。
“一条龙”式的困难让宝清县局一时间感到很有压力。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不懈努力,政府开始渐渐增加投入,弹药购买量逐年提高,购置了人影炮弹运输防爆专用车和弹药保险箱。
宝清县农民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吃饭、雹灾“一手遮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老乡们打趣说:“大炮来了,雹灾走了。”宝清镇十二里村气象信息员庞志伟感慨地说:“我们村靠地为生,最怕老天发脾气。当上信息员后,气象局的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就发到我的手机里,这两年农作物都没有被冰雹砸过。”
2012年7月,宝清县遭遇严重干旱,6月下旬预报人员提前将气象预警信息及时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告知相关部门领导和群众,各乡镇纷纷打井蓄水,做好抗旱准备。该局组织预报、人影、农气人员投入到增雨抗旱中,在7月末连续两次开展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由于准备及时,大部分作物长势没有受到影响。
气象灾害防御中心应运而生
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更为广阔的改革和发展空间。宝清县气象局紧紧抓住省、市、县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良好机遇,积极探索气象灾害防御新体制新机制,有效促进气象为农“两个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2012年,县政府投入78万元在全县9个乡镇安装了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在10个乡镇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购买安装了10块气象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为县气象局会商室安装了可视化会商系统,实现了省、市、县的会商交流。县政府办公室还印发《宝清县气象灾害应急认证乡镇建设实施方案》和《宝清县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乡镇建设规范》,并在全县各乡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
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气象局加强预报预测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积极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该局和县广播电视局签订合作协议,实现重大气象预警信息在电视上滚动字幕播出;编写宝清县暴雨、暴雪、冰雹、大风和沙尘暴四项专项应急预案,并在政府备案;为了提高气象信息传播的时效性,组建了168人的覆盖全县社区和乡镇、行政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针对宝清县农业分布情况,对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业示范区开展直通式服务。
有志者,事竟成。是坚持让宝清县局在防灾减灾的综改道路上稳步推进。宝清县局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防灾减灾机构。去年11月22日,宝清县局灾害防御管理中心正式成立。
“气象部门预报准、服务及时、针对性强,有助于我们县政府和当地农民提前预防,减少经济损失。只要是有利于农民的事,我们就干。”宝清县编制办副主任张福荣说,“这也是咱们宝清政府对气象部门对防灾减灾工作的肯定。”
该中心职责明确规定,负责组织编写全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管理全县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御预警工作,并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供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防御建议,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做好气象服务。
玉汝于成 共见成效
宝清县局将种植大户的电话号码纳入信息库,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天气信息和种植专题预报。青原镇永红村村长、种植大户张利高兴地说:“这一年,我家不仅没有因冰雹、降温等恶劣天气影响而遭受损失,而且增雨还减少了灌溉成本,直通式气象服务对我们农民丰收起了大作用。”
宝清县局灾害防御管理中心从适应发展需求到协商成立,再到目前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是百姓的需要推动了中心成立,是中心成立实现了百姓的需求。”宝清县气象局副局长董云峰深有感触地说,“灾害防御管理中心的成立不仅让防灾减灾工作更加规范化,也更有效地推动了宝清县局气象业务从过去单一的气象观测业务向集观测、预报、预警、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业务机构的转变。”
张福荣对记者说:“成立灾害防御管理中心是经过充分论证和严格考核的,县政府财政拨款大力支持,正是因为考虑组建灾害防御管理中心的必要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了12年宝清县气象局局长的刘哲姝说,“虽然在困难面前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努力和探索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