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前后,酒店式公寓成为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新宠。特别是2011年后,受限购政策的影响,全国酒店式公寓市场一片红火。
就青岛市场而言,2002年,随着数码港・三度空间在市场的成功推出,酒店式公寓开始逐渐被岛城开发商所青睐。2011年上半年,青岛酒店式公寓市场达到高峰,下半年,繁华转为萧条,一直到现在,同住宅相比,酒店式公寓整体市场遇冷,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存量消化需要4年多
据青岛锐理数据统计,目前青岛重点公寓项目大约有96个,主要分布在沿海一线以及各区市的中心地带。
从市场消化量来看,公寓类产品每年的市场销售份额相对平稳,基本保持在4000套、30万平方米左右,如2012年公寓市场年销售量为3814 套、32.15万平方米,面积较2011年同期减少1.8%;然而,酒店式公寓市场的新增量却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011年,市场增量达到15万平方米, 整个市场供应量为183万平方米;2012年虽然新增幅度转缓,新增量2万多平方米,市场总量为215万平方米。
按照目前每年约4000套的市场销售量,以及截止到2013年5月20日,酒店式公寓市场高达16166套、约143.72万平方米的存量,酒店式公寓市场至少需要4年多才能完全消化。
销售速度明显低于住宅
众所周知,同住宅相比,酒店式公寓一般面积较小,大都在四、五十平方米左右;而从价格上看,目前,岛城在售的酒店式公寓价格同住宅价格相差不大。但是,酒店式公寓的区化速度却远远低于同区域或者同项目中的住宅类产品。
以市北区某楼盘为例,该项目包括住宅和公寓两种业态,2011年7月份,该项目中的住宅开盘销售,推出400多套房子,由于住宅部分面积偏大, 销售速度一直缓慢,到目前,住宅部分的去化率达到58.1%。同年8月份,其公寓部分取得预售,推出200多套房子,面积大部分在50多平方米,但到目前 位置,其去化率仅为12.09%,平均月均去化不足2套。
以崂山区为例,根据青岛锐理数据提供,该区域酒店式公寓市场的平均去化率为53.65%,是市内三区酒店式公寓消化速度最快的一个区域,但同样其公寓市场的去化速度明显低于住宅市场。
如位于崂山区同兴路附近的某公寓项目,2011年6月,该公寓开盘,主力户型为40-80平方米之间;同年9月份,公寓附近的某住宅项目开盘销 售,主力户型面积在130-170平方米之间。从价格上看,住宅项目要高出公寓每平方米大约2000元,而截止到目前,公寓项目的去化率仅为70%,而住 宅项目的去化率则接近90%,公寓的去化速度明显低于住宅。
三大因素导致市场遇冷
同住宅相比,酒店式公寓具有不限购、不限贷,房款总价低等诸多优势,为啥市场销售却如此冷淡呢?
岛城地产界人士龙江认为,公寓市场供大于需是关键要素,根据锐理统计的数据比较,2010年以来青岛公寓产品新增23556套、约205万平方米,而销量仅为13467套、约105万平方米,供需比接近2:1,市场新增远大于销售,供需比严重失衡。
其次,酒店式公寓特殊的产权性质也是导致该产品遇冷的因素。龙江告诉记者,同住宅一样,公寓具有居住和投资两重功能,特别是投资性质更为浓厚。 从居住角度看,目前房地产市场大都以刚需为主,刚需购房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居住需求,但酒店式公寓为商业用地,其入住后的水电气全部为商业价格,这对普通居 住者而言并不是件小事;而从投资功能分析,龙江认为,由于酒店式公寓的建安成本较高,目前岛城市场上的酒店式公寓价格相对偏高,因此其价格上涨空间也非常 有限,其投资功能并不显著。
第三,同质化现象严重也是导致目前岛城公寓市场销售不畅的主要原因。龙江认为,目前青岛在售的公寓项目大都为宜商宜住性质,即可以作为写字楼办 公,也可以用来单纯居住,从而造成公寓市场品质不高,人员混乱;真正纯粹的公寓项目比较少见,并缺乏高端公寓产品。龙江告诉记者,一些高收入人群,他们需 要的公寓,无论产品自身还是项目配套,都必须非常高端,如产品以居住为主,项目拥有餐厅、管家、私密会所、游泳池等完善配套,但遗憾的是目前岛城公寓市场 上还没有这种类似的高端产品出现。
龙江告诉记者,公寓市场的购买客户群体本身便比较狭窄,在上述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其销售自然不容乐观。本文由全球酒店用品网小编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