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天气资讯 > 河南郑州县级气象机构综改探索与实践

河南郑州县级气象机构综改探索与实践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29 11:05:19 火车票预订

  “5”+“4”+“3”=?在河南郑州,当地气象部门转变发展方式给出的答案是:一套与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即乡镇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中心站、城市社区站、新型农村社区站和园区服务站等5类气象服务站;部门配合、项目组合、资源整合、服务融合等4项合力;部门间交互式直通、预警信息发布直通、服务产品直通等3种直通。近年来,在郑州,各类气象服务技术和气象信息产品实现“一个窗口、多渠道服务”。

  “五站”气象服务全方位覆盖

  薛店镇常刘社区是一个有6000多农户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社区。每天到社区服务大厅查看天气情况和气象服务信息,是63岁的孙老汉每天的“必修课”。他说:“这些东西很有用,什么时候收麦、打药、浇地、种麦子,这里都有。”

  在郑州,类似的气象服务站有80余个。这些服务站根据服务对象需求的不同划分为乡镇站、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中心站、城市社区站、新型农村社区站和园区服务站。

  乡镇气象服务站主要是提供决策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和科普宣传等,同时负责上报灾情、应急响应、气象信息员管理等。

  在郑州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区域中心站内建设气象信息服务站,则是另一种服务形式的探索。中心站的主要职能是科普宣传、监测预警、部门会商、人影作业、气象信息传播和气象信息员管理等。郑州市委、市政府已发文将此项工作列入政府目标考核。

  郑州是省会城市,市气象局针对城市居民建立城市社区气象服务站。服务站的主要功能是科普宣传、气象信息传播和应急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内建有自动雨量站、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手机大喇叭、气象科普宣传栏、气象图书柜、气象信息员工作台等。同时,服务站根据需求印制了气象服务手册、气象灾害防御明白卡、农业气象科普材料等,供社区居民取阅。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设一名气象信息员,负责服务站的设备维护和气象科普宣传工作。

  根据郑州都市农业特点,市气象局在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园区气象信息服务站。农业生态园区服务站内建有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监测站、手机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备,主要职能是科普宣传、监测预警、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等。

  目前,郑州市已建成195个自动气象站、8个气象科技示范园、80个气象信息服务站,安装了113个电子显示屏、849个预警大喇叭、17台多媒体气象预警发布机、9套大气电场仪、3套闪电定位仪等。

  “四合”聚力建立长效机制

  在基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中,政府主导和部门联动是重要环节。郑州市气象局从“部门配合、项目组合、资源整合、服务融合”入手,着力建设全社会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

  部门配合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各部门积极联动。郑州市气象部门先后与农业、邮政、供销、水利等多个部门开展合作,并发挥各部门自身优势,开展联合技术研究以及调查和服务,共享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

  市气象局与市植保站联合攻关“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项目;与市蔬菜研究所联合开展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并联合开展研究项目“物联网技术在蔬菜大棚要素控制中的应用”。这些项目,均得到郑州市政府的支持。

  区域气象服务中心站建设中,市气象局与市农工委共享资源配置,将多要素气象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标准化固定炮站、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等多个项目组合到一起,实现综合信息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要素自动观测“三位一体、多站合一”的建设格局。

  “统筹考虑资源配置及功能作用,将部门间的项目组合建设,减少了重复性工作,可节约成本、扩大效益。”郑州市气象局局长王运行说。惠济区花园口区域中心站就是在政府主导下,由农技、植保、畜牧等多部门融合而形成的“八站合一”的综合农业服务中心。其中气象信息服务站功能定位为都市农业气象服务及防灾减灾、黄河防汛气象服务、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服务融合则是针对同一服务对象,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将服务措施和服务内容进行融合,最终提供给农民综合、全面的服务产品。王运行说:“一个窗口对外,多种渠道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

  “三直通”气象服务不转角

  如何解决气象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郑州市气象部门也探索了一套完整的“三直通”服务体系。

  部门间交互式直通。合作部门在仪器、设备、人员等方面进行融合,形成一个综合性的业务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使部门间的沟通渠道全面畅通,使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无脱节、无疏漏、无缝隙,有效地保障了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预警信息发布直通。建立直通式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纸、固定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的基础上,拓展电子显示屏、大喇叭、信息发布机等发布手段,减少信息发布的中间环节,使各类气象信息直接传送给公众,有效解决了气象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服务产品直通。部门间高效协作,制作综合、全面的服务产品,通过预警信息发布直通平台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加大对广大气象信息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工作在农村的气象专家,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民解答农业生产问题。这种服务方式不仅深受农民也深受农业、林业等合作部门的欢迎。

  “5-4-3郑州模式”得到了郑州市政府大力支持。据了解,以 “两个体系”建设为抓手的集约多功能气象服务站等气象重点建设项目已被编入《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总投资超过1.7亿元。由此可见,气象部门通过基层综合改革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已获得政府肯定。


上一篇 河北“七公开”经验全国推广
下一篇 霜是怎么形成的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