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时左右,乘坐轨道交通9号线的乘客留意到,洞泾至佘山的列车,停靠时间要比往常多4到5分钟。原来,昨日大风,9号线洞泾至佘山区间接触网上有塑料袋缠绕,阻碍列车正常通过。之后途经列车交替落弓避开该处,运行效率有所降低。随后经地铁检修人员处理,清除异物,该区段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当时驾驶员在开行列车,瞭望过程中发现大风将塑料袋吹落到了接触网上,并缠在上面,为此地铁运营方当即采取措施,排除了险情。
为避免露天高架接触网遭遇外来袭扰,上海地铁新线建设已进行了改进。
为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对环境的破坏,国家从2008年6月1日起实施了“限塑令”。如今,“限塑”已近5年,除了超市取得明显成效外,农贸市场和街边小摊仍然在明目张胆地销售、使用花花绿绿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和超薄塑料袋。而人们对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并没有感到什么不安。
在一家菜市场,20多个菜贩给顾客装菜的塑料袋都是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位摊贩拿着一个红色塑料袋告诉记者,他每天卖菜都要免费提供给顾客100多个这样的塑料袋。当记者询问为何不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袋时,这位摊贩苦笑着说,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太高,他们赠送不起。现在一天卖菜送出的100多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价是5元左右;如果换成可降解的塑料袋每天就要30元,负担太重。如果跟顾客要钱,肯定会影响生意。除了农贸市场,个体流动摊贩给顾客提供的也是“三无”不可降解的塑料袋。一位卖米线的摊贩说,因为市场上缺少可替代的环保用品,所以只能用这样的塑料袋给顾客。
造成不可降解塑料袋大行其道的原因是有生产企业违规生产,源头急需治理。记者电话咨询外地一家塑料袋生产企业。企业老板介绍,虽然他们生产多种塑料制品,但生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其中的一项主营业务。一般起订数量都在20万个以上,有的一次性起订数量超过100万个。其实他们也生产可降解塑料袋,每个0.2元左右。但因为成本高、售价高,订购量少。
环保专家指出,要彻底根除不可降解塑料袋还需多措并举。首先应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商家不得提供。要制定详细的处罚细则,严惩生产厂家。同时,鼓励扶持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大批量生产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最后还要积极推广纸袋、布袋、网兜及其他环保购物袋。
本周国内纯碱市场持稳,轻质纯碱主流均价为1305元/吨,环比上涨0.90%,同比下跌8.63%。重质纯碱价格较为平稳,本周主流均价维持在1340元/吨。
本周国内纯碱市场基本持稳。分析原因如下:一、纯碱行业产能过剩,美国进口天然碱在质量和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进口量徒增,市场供应充足,但国内生产商亏损严重,挺价意念较强;二、上游原盐行情稳中阴跌,下游玻璃行业近期虽库存量有所下降,但开工率依然不足,对纯碱的需求无明显改观;三、氯碱行业产能过剩,化工行业不景气,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导致下游对纯碱的需求不振。
虽前期纯碱企业集体限产挺价,但产能过剩格局短期难改,加上新增产能的释放,国内一季度纯碱1-4月份产量依然同比增长1.2%,生意社化工分社纯碱分析师宋平认为,国内纯碱后市还将会小幅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