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口要么不出事,一出就是大事情。然而,在最繁忙的口支线3公里道口,却取得了连续33年无事故的好成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创造奇迹背后,却蕴藏着道口职工的艰辛和付出。大同工务段口支线3道口工长刘良带领13名道口工15年如一日,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认真遵守“十程序”和 “十不准”规定,每年平均防止事故10多起,确保了道口安全,刷新着安全记录。
道口安全, “严”字把关。作为道口工长,在日常工作中,刘良始终坚持一个 “严”字。不论岗位标准,还是应急措施,他都亲自盯控,严格把关。
他对发生违章违纪问题的职工进行严肃处理,并经常组织职工学习“道口事故”教材,深刻吸取经验教训,给职工敲响警钟,设置安全 “红线”。一次,道口来车的警钟响了,值班的道口工杨兴荣正好在厕所。此时,刘良立即放下栏杆,准备迎车。等杨兴荣出来,刘良严肃地说: “去厕所也得挑个时间。你这样晚放杆,万一把车堵在道口内怎么办?干了10多年的老道口工了,怎么能这样不负责任?扣100元奖金。”
道口生产, “勤”字当先。口支线3道口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也是大秦线万吨重载列车的运煤通道,交通十分繁忙,环境污染特别严重。针对道口经常堵车的实际,刘良心里常常告诫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恪尽职守,时时身先士卒,处处当表率,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
2月9日傍晚,过往道口的汽车、行人络绎不绝。3名道口工作人员正有序地疏导着过往行人、车辆。“不好,汽车在道口熄火了。快来人!”听到外面道口班组长王兴旺的高声呼喊后,刘良立即让道口工张团和任福在道口两侧设好安全防护。刘良和王兴旺一起组织人员将熄火的汽车推出道口,避免了一起路外安全事故。像这样及时排除险情已成为刘良的家常便饭。每年的春节和元宵节,刘良都要和道口工一起严防死守,确保节日期间道口安全。
生活细节, “情”字沟通。刘良工作上虽是一个铁面无私的黑脸汉,可生活中给人的印象却是办事热情、乐于助人的好大哥。谁家有事,他都尽全力相帮;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尽力相助。
就在今年3月9日,职工张桂祺的母亲去世了。得知情况后,刘良亲自到家里看望,并留下300元钱,嘱咐张桂祺节哀顺变。他还通知休班的3名职工帮助张桂祺料理后事。
自古忠孝难两全。2011年秋天,刘良的母亲因患上胰腺癌住进了医院,当时急需家人照顾,可刘良因翻修道口任务繁重,抽不出身来。刘良只能打电话叮嘱妻子刘凤兰,多照料自己的母亲,替他多尽孝。2012年1月4日,刘良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立即赶回家中。看到已经冰冷的母亲,刘良哭成了泪人,眼泪里有说不尽的愧疚和自责。
正是有刘良这样的好大哥,职工们尽职尽责,精益求精,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安全年目标。
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