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百馆之城 昆明市各类博物馆总量达112个

百馆之城 昆明市各类博物馆总量达112个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28 20:35:34 火车票预订


城市博物馆恍然隔世的穿越

  愿每一座城市,都是一座博物馆

  一个有更多博物馆的社会是最美好的社会之一。

  2400余年历史的昆明有资格拥有更多的博物馆。早在2008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将昆明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构想,通过3到5年努力,构建起以国有综合性博物馆为龙头,非国有博物馆为主体,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为两翼的博物馆网络体系,使昆明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四年多后,经过官方和民间的努力,昆明市各级各类博物馆总量已达到112个,其中注册博物馆26个,挂牌博物馆86个,“博物馆名城”初显雏形,人们的博物馆意识逐渐增强。

  或许,现在我们还不认识这些有意思有价值的地方,但总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城市除了满街的麻将馆、夜店、KTV和洗浴中心之外,还会有我们更喜欢去的地方,或者有那么一天,我们也许在电话那一头跟对方说:“嗨!博物馆见。”

  博物馆,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博物馆就在我们身边。在昆明,有上百个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却被我们的世俗生活所遮蔽。透过城市的钢筋水泥,我们发现,这片土地的历史和特色,其实是在博物馆里。这不是城市里的博物馆,而是博物馆里的城市。我们希望它能够和建馆者的初衷一样,融入我们的生活。

  省博物馆里的云南历史

  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on,意即“供奉缪斯及从事研究的处所”。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我国古代没有博物馆之说,最多也就是用博物二字形容个人才学之广博。19世纪中期以来,到过西方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博物馆,他们把Museum译成博物馆(博物院)。自此以后,博物馆之称逐渐通行于中国。

  昆明是我国西南边陲的中心城市,再加上古滇国的余晖和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和云南民族博物馆算得上是整个云南省博物馆界的三巨头。

  从历史上来说,云南的文明萌芽是很早的,单凭一个元谋猿人的发现,便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再加上江川李家山汉墓的发现与发掘、滇王金印的发现等等,也从考古资料的角度证明了当时古滇国与汉代紧密的文化交流关系。云南省博物馆的亮点陈列,是李家山汉墓所出土的文物“滇国——云南青铜文明陈列”,在2007年,云南省博物馆依靠这个展览,荣获“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如果你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我们特别推荐以下这几件重点文物。

  牛虎铜案

  这件器物已经是云南省内辨识度最高的精品文物了,它1972年出土于云南江川李家山24号墓,高43厘米,长76厘米,宽36厘米,为战国时期青铜铸造的典范。此器物主体为一头大牛,牛呈站立状,背部自然下落成案,尾部饰一只缩小了比例的猛虎,虎张口咬住牛尾,大牛腹下中空,横向套饰一头小牛。这样的青铜器装饰主题在商、西周时期非常普遍。该器采用范模铸造,大牛和小虎一次成型,而小牛则是另铸,再焊接,实为分铸法青铜器的代表之作。牛虎铜案是古代滇族的一件祭器,造型集牛、虎于一体,结合自然美观,造型孔武有力。

  金质阿嵯耶观音立像

  通高28厘米,重1115克,1978年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之主塔千寻塔出土,为大理国时期的精彩佛教造像。该像呈站立状,高发髻,头戴化佛天冠,面为女相,双眼微睁,沉静如水;上身袒露,下着长裙;手结妙音天印;赤足,足下有二方形榫。身后有一背光,银质,镂雕工艺,呈舟形。造像与背光,一前一后,一金一银,搭配恰当,相得益彰,造型规整,制作精美,为古代佛教艺术品中的精品之作,响誉海内外。世界上已知的金属质地阿嵯耶观音像有13尊,其中有10尊在国外,3尊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而就质地而言,13件中有12件为铜质鎏金,金质者仅有此件。

  《溪山访友图》轴

  纵96厘米,横46厘米,绢本墨笔。此图近景描写溪水、岩石,远景描写树枝、楼阁、泉水,右下方署“臣郭熙”三字款。作者郭熙,字淳夫,河南温县(今河南孟县)人,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为状如卷云的皴笔,后人称为“卷云皴”。早年风格工巧,晚年老辣,对画理有较深的研究,在取景方法上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


  昆明第一个湿地博物馆,“城市绿肺”五甲塘坐落在滇池北岸的官渡,是纯正的昆明本土文化发源地,蓝头巾老太和接地气的官渡土话至今仍顽固地证明着一切。这里曾是官宦士绅出入昆明的必经之所和郊游胜地,官渡也因此得名。在离古镇不远的环湖东路沿线,错落分布着五甲塘、宝象河湖口、昆明国际城市等等大小不一的湿地公园。

  初夏的昆明早晨略带凉风,若不是工作日的话,这般清朗的天气确实是出行的好时机。为了避开上班早高峰,来到五甲塘的时候已经10点。一个人走进湿地,习惯了翠湖的人声鼎沸,面对静谧到可以听到呼吸声的环境居然还有些不适应。刚走过一片芦苇,噗噜噜,三两只貌似野鸭的水禽从草丛惊起飞到不远处落下,三两下便游进草丛里,瞬间没了踪影,只能怪自己的出现打扰了它们的休憩。连片的水域总让人心旷神怡,即便四周围满层层水草,可还是能清晰地看见远处的西山,风吹草动,宛若水墨画一般。鱼鳞般的云从西山顶延伸到苍穹之远,偶有不知名的鸟群掠过上空,颇有逐云之态,此时极想吹个响哨,看它是否还会翩翩而回。为了不破坏水土,水面铺就浮桥,踩上去轻轻晃荡,心也跟随着荡漾开来,晃晃悠悠仿佛踩在云端一样。浮桥两侧种着以菖蒲为多的植被,淡紫色的花在万绿丛中不输给任何一种红。越往湿地深处走,植物就越加茂密,连芦苇都遮天蔽日起来。刚想折返,却听见前面有交谈的声音,好奇心使然上前打探,原来是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由于不速之客的闯入,两个人的表情又有些生硬起来,于是我很知趣的匆匆离开,只希望他们能在如此美丽的景致中拥有更多幸福。落日时分,为了拍照我又一次来到五甲塘,人比早晨多了许多,除了在观鱼亭和栈桥上纳凉的人外,一些周边村子里的少年乘上自己绑的小舟,在天光云影里撑篙而入,腰际挂一个装虾竹篓,细细碎碎的夕阳光洒落,温柔地勾勒出一幅少年派中的剪影,晚风拂过头发和芦苇荡,小舟前行的轨迹激起一个个好看的涟漪,真想跟少年借过小舟来,躺下,飘在水上看星空出现,然后沉沉睡去,醒来或许又是一番天地。

上一篇 S220平日线高密律家村至诸城...
下一篇 云南:让横断山路不再难行-地方...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