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超载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不高、是否以人为本的映照。
“挤成这样,一点尊严都没有了。”或许是对超载最好的形象写照。
如今,地铁超载似乎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沉重现实。北京地铁运营公司新闻发言人贾鹏则表示,工作日早高峰,地铁1号线载客率瞬间值可达120%。形象地说,要挤上地铁,就必须靠人推或推人,挤上后前胸贴后背,挤得人喘不了气。如此态势,地铁注定超载。
毋庸置疑,地铁的发展给现代都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科学、必然的选择。目前,地铁建设显然方兴未艾,到2015年我国将建成长达17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在改善人们出行条件、优化城市交通布局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地铁需要建好,更需管好。谁来限制地铁的超载?谁来管理地铁的超载?这些,都是城市轨道交通新出现的迫切课题。
要确立地铁车厢的核载标准人数。究竟一节地铁车厢乘坐多少人,既是安全问题,也关系到居民出行的质量和尊严。要确立管理地铁超载的主体。地铁运营的核载标准确立不难,难在落实和管理。除了地铁运营公司应严格遵循核载人数标准外,地铁超载的管理主体应该是交通警察。对于地铁超载的现象,应通过对地铁运营公司的处罚措施,引导其规范运营。对于滞留乘客的出行,可以通过增加运营班次,缩短地铁列车间隔时间来解决。
除此之外,事实上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各大城市,公共交通总体上并不发达。权威数据显示,世界城市当中,中心城区轨道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公里。纽约曼哈顿地区则达到每平方公里2.5公里。北京到2015年才达到每平方公里0.51公里。可见,当前北京的轨道网密度与世界发达地区相差甚远。
所以管好地铁的同时,我们的轨道网密度也要提一提了。让地铁发展给现代都市增添亮丽风景的同时也维护好百姓的尊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