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2009年10月14日晚上,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在美国纽约美国亚洲协会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来自中国的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
卢广,自由摄影师,1980年开始从事业余摄影,当过工人、职员,后下海创办照相馆和广告公司,1993年8月自费赴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摄影研究生班,开始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
进修期间,边学习,边走南闯北,边创作,成为京城摄影界的一匹“黑马”。尤擅长社会纪实摄影,因其作品表现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洞察力及其非凡的创作毅力和艺术禀性,受到全国摄影界与新闻界的关注。多部作品获各种奖项。主要作品多是反映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西部大淘金、吸毒女、小煤窑、艾滋病村、大运河、青藏铁路建设等。
10月14日,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首次颁给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摄影师。卢广的获奖摄影专题《中国的污染》迅速出现在网络上,金黄、乌黑的烟尘遮蔽了蓝天,深红、灰白的污水滚滚流入江河,村庄被烟雾所吞没,居民在漂满垃圾的黑水中洗涤,包住脑袋捂住鼻子却挡不住污染侵入体内,残疾婴儿被遗弃,怪病肆虐,癌症村出现。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受到了网友的热议,而照片的拍摄者卢广也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上网搜索卢广,关于他的质疑和他的成就一样丰富,摆拍、向被拍者塞钱、图片说明含糊、日期出错等等。在回应质疑的同时,卢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是同样坦率,当被问及拍摄是因为社会责任感还是追逐自我价值时,他毫不含糊地回答是追求自我价值。但社会责任的担当显然是他成就自我价值的附加产品。
选择《中国的污染》作为题材出于偶然,2005年他在去拍小煤矿的路上看到一块“欢迎光临中国最大的高耗能工业园”的牌子后面伫立着的浓烟滚滚的城堡,他走进被工厂包围的村庄,村民们看到有拿相机的人纷纷上前诉苦喊冤。他将照片与材料寄给国家环保总局,最后的结果是村民获得了赔偿,整个村子被迁走。
自那以后,他踏上了跟踪中国工业污染之路。5年来,他几乎走遍全国,向尤金·史密斯摄影奖评委会提交的作品里包含40张照片,拍摄地点包括内蒙古、宁夏、山西、安徽、河南、江苏、浙江、云南、广东等地,覆盖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他说他希望在今后几年对中国工业污染现状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
[责任编辑:liux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