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气温骤降,昨天申城户外的体感较前天凉了不少。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从现在至6月初,申城仍多阴雨天气,不过这并不代表上海将提前进入梅雨季节。由于后期大气环流还将调整,由冷暖空气交汇的雨带还将前后摆动,因此讨论申城入梅还为时尚早。不过根据以为的入梅时间来推断,入梅时间差不多在从六月中下旬起,就应该进入梅雨季节,持续半个月至20天左右出梅。
入梅亦称“入霉”、“进梅”。指初入梅雨期的日子。进入梅雨期。各地气候时节不同,入梅期也各不同。宋陆游《入梅》诗:“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夏黄梅雨》:“《四时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又闽人以立夏后逢庚日为入梅,芒种后逢壬日为出梅。”《文汇报》1984.5.21:“因此,不能凭日历上的入梅、出梅来指导生产和生活,而要听取气象台发表的梅雨预报。”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