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休闲惠民游”呼唤旅游精品

“休闲惠民游”呼唤旅游精品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27 11:45:17 火车票预订

  家旅游局确定2013年第3个旅游日活动主题为“休闲惠民,美丽中国”,旨在发挥旅游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农村旅游深入发展,形成城市和农村旅游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针对“休闲惠民,美丽中国”这一活动主题,笔者认为,要想达到广大游客所期待的“休闲惠民,美丽中国”这种城乡和谐,能够突出中国旅游惠民性,呈现出大众化、群众性特点的效果,各级政府和旅游景区尤其最能体现“美丽中国”美妙风景的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更要积极配合旅游部门,在“农业游”的基础上抓好农民、农村、农业的相互结合,多多打造旅游精品,如此,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休闲惠民游”的需求。

  近年来日益兴起的农业旅游,大都是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产品,但它仅是具备观赏性,只能让游客亲身感受到田园风光的魅力,品尝到亲手采摘的果品蔬菜,学习到农业耕作知识,了解到农耕历史文化,从亲手劳作中感受农村的民风民俗。而这种观赏性较强的“农业游”方式,其最大的不足则是使游客体验不到现代化农业的深层次的感受,所以说,农业旅游的发展方向应是让游客从原来被动地“观赏”景点,转向“体验”现代农业景点,这就需要已具备农业旅游条件的乡村全力打造一些农业游精品,以更好地适宜于“惠民休闲游”这一旅游主题活动。

  让广大游客能够亲身体验现代化农业旅游,并不单单是让游客在景点走马观花,关键之处应在于“亲身体验”。这样的旅游方式,无论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市民,还是土生土长的农民,都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在北京近郊、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均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可以向游客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农产品品种,成为倍受游客青睐的农业科普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的农业科技基地等,游客不仅可以亲自从树上摘下各种水果,还可以在高温无菌培养室里亲眼看到蔬菜的加工过程以及农艺钠灯、杀菌、灭菌硫磺灯等农业技术项目,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既能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前景,又能体会出城乡协调发展中构建社会主义美丽中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农业游的生机显现,近年来各地农业旅游景区和景点在数量上虽然不断增加,但其内在的“质量”却不高,产品种类还是以“农家乐”、“采摘游”为主,极少有打得响,过得硬的精品之作。这些大众化、千篇一律的产品,既浪费了“农业游”本身可以充分发挥的资源,又使游客“到此一游”后不再向往其他景点,一些相似的产品,很难给他们带来观赏后游兴不减和想像的空间。近几年来,人们旅游消费的观念、消费方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亲身的体验、参与。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许多人渴望抛开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走向自然、亲近生态,在优美的环境中尽情放松自己,这种需求,为广大农村精心打造体验式精品农业旅游项目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何才能将农民、农村、农业和现代化农业旅游项目有效结合在一起呢?笔者认为,农业旅游不能仅以“农家乐”、“采摘游”等传统的旅游项目为主,而应该把农民、农村、农业三者特色有效地结合起来,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和谐、共同进步的大方向发展,在精心规划和打造中多推出一些与时代发展同步、满足于人们需求的“农业游”精品。当然,打造“农业游”精品项目,必须以全国各民族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内容为亮点,以农村风土人情的景观为核心,才会饱含农业旅游的真谛,不失农业旅游的根本。

  “休闲惠民游”呼唤旅游精品,而“农业游”更需要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体验”精品。因此,发展新型的“农业游”项目,重中之重是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化农业设施,使之相互融合,相映生辉,使旅游产品的类型不断增加,内涵不断丰富,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农业旅游精品吸引更多的游客,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休闲环境。

上一篇 2013年郑州高考天气
下一篇 广州客运站网上订票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