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频道5月24日电(陈东伦 邱宁)把工作当成事业,用激情点燃梦想。这句话用在贾凡华的身上一点也不为过。身为济南铁路局兖州工务段邹城线路车间主任的贾凡华有个梦想:拓宽人生道路,能有一番作为。他的梦想总是伴随着钢轨延伸。
上班以来,他时刻牢记父亲的话:“没有卑微的事业,只有卑微的灵魂。”他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牢记在心。30年来,他从最基本的线路工干起,一步步从班长、工长、到车间主任,每一步都脚踏实地,任劳任怨,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兢兢业业,严于律己。
工作认真,以人为本,这是大家对贾凡华最真实的评价。30多年来,经他处理的线路病害不计其数,由于他爱动脑筋,遇事不乱,各种线路病害只要他一到,准能手到病除。常年的严格要求,练就了他沉着、冷静、严谨的工作作风。滕州线路车间以往死角设备多,质量差,轨检车下滑。面对这种情况,兖州工务段上调他到滕州车间任主任。贾凡华心里明白,这不仅是领导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为了改变车间整体落后的状况,上任之初,他首先从抓职工的思想入手,多次深入工区去找职工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对部分家庭困难的职工,他还多次进行走访,做到平时送关怀、节日送温暖。通过以上措施,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家的心齐了、气顺了,工作积极性也上去了。为全面掌握车间的设备病害,他身体力行,自己背上水壶,手拿轨距尺、巡检锤,口袋里装着记事本,带着一名防护员,利用10天的时间,对车间管内京沪线上下行共计86公里正线设备全部徒步检查了一遍。通过检查,他了解了线路的基本状况,并结合各工区实际,制定出翔实可行的整治方案。
为加强班组建设,他优化了车间奖惩及分配考核机制,细化和完善车间二次分配考核办法。突出对轨检车和车载式、便携式添乘仪进行严格考核,细化单项重点病害考核标准和线路作业质量验收标准,根据设备维修养护难易程度,实行设备系数等级管理。与此同时,他还狠抓工区三次分配,对工区每一名职工的工资分配都要一一过目,防止弄虚作假。
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他还在车间实行首奖末罚制度,对干得好的职工予以奖励,干得不好的就会受到处罚。不到半年,车间的安全生产形式就发生了根本改变,设备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轨检车优良率较历史同期上升了5个百分点,全路轨检车平均TQI值比上一年有了明显下降,百公里二级振幅也较历史同期有了明显降低,车间的线路设备质量呈现出稳增不降的良好态势,一举甩掉了落后车间的帽子,车间职工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度提高。2011年8月,济南铁路局工务系统现场会在滕州线路车间召开,优良的设备,有效的组织,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1年9月,邹城线路车间成立,贾凡华改任邹城线路车间主任,他把好的风气和作风也带了过来。2012年8月,该段设备现场观摩会在邹一线路工区举行,望着那一组组优良的设备,与会人员都不由得啧啧称赞。
“回顾总结好昨天的工作,落实好当天的工作,谋划好明天的工作。”这是贾凡华贴在床头上的一段话。他经常对职工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把安全比作一个宏大的工程,把小事做细做透,才能凸显“细中见精、小中见大、寓伟大于平凡”的真理。“为让职工养成按标作业的习惯,他从规范职工作业程序入手,制定了23项单项作业安全风险提示卡和8个岗位安全风险提示卡,分发至每一名职工手中,做到“人手一卡、按岗配卡、上岗持卡、岗位学卡、作业用卡”。在工区和车间每月的安全分析会上,他要求各工区工长把下月的安全风险隐患全部排查出来,提前制定防控计划,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风险隐患,做好班前提示和安全预想。正是凭着这种细管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他带领邹城车间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线路设备质量始终走在全段的前头。
看似刚强,其实,贾凡华也是一条有情的汉子,每次提起家人,他都愧疚不已。今年京沪线“集中修”期间,他白天忙在施工现场,晚上还要细化第二天的施工计划。一天,他正在邹城站内组织人员进行大机道岔清筛,突然接到家人的电话,说父亲病危,要他回家。一边是几百号人的施工现场,一边是病危的父亲,他面临着两难选择。为不影响施工,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当施完工,已是晚上8点多,他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可赶到家里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多时了,他没能看父亲最后一眼。正是这种高尚的品格,铸就了贾凡华坚韧执着的品性。他对工作奉献的多,对家人付出的少。
从昔日的普通线路工到今天成为一名线路车间主任,到济南铁路局劳动模范、全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贾凡华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扎扎实实干铁路”的庄严承诺;他始终秉承“抓标准保安全,抓考核提质量,抓管理树形象”的理念;他始终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辛勤的汗水谱写着一曲奉献者之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