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地处淮河流域鲁南苏北交界地区,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9处,下游有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的饮用水源地,因此,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障工作成为临沂市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环保部将临沂纳入突发水环境事件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试点范围,并提供政策上、技术上与资金上的支持,临沂市围绕“确保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服务科学发展”的环保工作主线,采取“三大系统、三个体系”、“超标即应急”和“快速溯源法”等方法策略,提高水源地安全防控水平,推动环保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协调联动的防控体系。临沂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有人抓落实,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组织保障体系;各部门齐抓共管,对治污工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加强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的舆论监督引导,加强水利、公安、安检、卫生、监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建立了突发事件联动机制。此外,还与徐州市、连云港市建立“9+3”联合治污方案,提高应急能力,预防交界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重点加大水源保护区污染整治力度,对生产、储存、销售、运输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环境风险隐患以企业,按照整改标准彻底进行治理,且在排查整治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风险管理长效机制,成立督导组派驻县区,对企业环保隐患实施重点督查。
三、建设有效的污染预警系统。在各个排污口、进水口、河流断面等设置上百个环境风险监测点位,形成保障水环境安全的“五道防线”,实行三级定期监测;重点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安装COD、氨氮在线监测设备,进水口、排污口和河流断面安装特征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并投资安装一套生物预警设备,做到24小时在线监控;每月召开一次环境形势分析专题会,明确当前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重点企业研究不熟环境监管工作。
四、构建完备的应急预案系统。全市形成了从面到线、再到点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系统。严格落实报告制度,一旦数据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置。
五、健全现代化的应急指挥体系。高标准建成临沂市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一旦发生环境风险,指挥中心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建立可查询1000多种化学物质的危险品库,基本涵盖我市所涉及到的环境风险化学物质;建立覆盖多行业的专家库,为有效快速处置环境突发事件提供智力支持;建立社会资源库,保障应急物资供应;开发河流污染曲线模型和河流污染GIS模型,预测环境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应急处置决策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六、建立完善“治、用、保”流域治污新体系。加强污水治理,推行再生水回用,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多措并举,保持了临沂市水环境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