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4日,四川芦山地震灾区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局地暴雨,并伴随雷电等强对流天气。针对目前正在影响地震灾区的降雨过程,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23日的天气会商会上已要求中央气象台密切地震灾区降雨过程以及新一轮降雨对甘肃、陕西等地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
中央气象台预计,随着冷空气的东移南下,新一轮降雨过程将给四川盆地、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带来大到暴雨。
四川省雅安市气象台台长彭贵康5月23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称,由于前期温度较高,地震灾区超过30℃,局部达到35℃,能量累积好,因此降雨会伴随明显的雷暴天气。
22日,国道318线天全段发生塌方,道路中断。彭贵康说,由于地震后山体被震松,很容易发生次生灾害。为此,在此次降雨来临前,雅安市气象局联合国土部门及时发布了地质灾害预警消息;对指挥决策人员、地质灾害检测员、气象信息员、重建部队等发布决策手机服务信息高达每天1.3万人次;同时,对雅安市境内所有的登记手机进行全网发布,将气象信息通告给震区百姓。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称,四川盆地、重庆、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地,特别是芦山地震灾区需做好雨情监测和灾害隐患点排查,加强防范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还需加强防范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记者了解到,从25日开始,强降雨中心将东移。25日至27日,华北、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以及贵州、重庆、陕西等地将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强降雨区主要集中于黄淮、江淮和华南等地,上述局地伴有强对流天气。
此外,最新的实况信息显示,22日,华南沿海的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其中,珠海局地达210毫米。据气象资料统计,珠海近两天的累计雨量已超过500毫米,创下当地21世纪以来的降雨量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