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以控制陆源污染,有效改善胶州湾区域水环境质量,全面开展环胶州湾流域入湾河流的水质监测,为推动我市“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环境保障。
一是不断完善全市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环胶州湾流域水质监测的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河流断面水质的监测通报。对海泊河、李村河、楼山河、白沙河、墨水河、大沽河、跃进河、镰湾河等8条列入今年综合整治范围的河流水质情况定期开展监测,以月报的形式及时准确的反映入湾河流的水质变化情况,为强化河流断面水质达标考核,落实辖区政府环境治理责任,有效推动环湾区域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二是建立系统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开展重点流域污染状况调查。将已经开展流域截污和综合整治的李村河、墨水河等2条入湾河流作为调查重点,定期进行流域调查监测,全面掌握流域内周边企业、污水处理厂、排污口、溢流口、暗渠的分布位置。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的确定各流域断面的监测点位,并根据我市的河流水功能区划及水质变化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实现对重点流域水质情况的动态监测,全面提升监测数据代表性、客观性。三是认真做好墨水河流域水质生态补偿监测工作,破解跨界流域污染治理的难题。
根据干、支流分布和区域相互影响情况,确定墨水河流域的4个控制断面和14个考核断面实施监测,以墨水河流域当前的水质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墨水河流域各断面的年度水质最低改善目标。通过生态补偿监测,理清墨水河上下游各辖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探索胶州湾区域流域污染治理工作的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