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省加强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断面水质监测工作,监测断面由原有的13个增加到17个,监测频次由往年的每两月监测一次增至每月一次。“五河”及东江源头水质按照各断面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水质目标进行达标评价,监测数据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一季度“五河”及东江源头保护区出水断面点次达标率增加,出水断面水质有所改善,其中东江源出水断面水质好转明显。
源头水水质改善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江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源头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江西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五河一湖”及东江源环境保护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应尽快制定“五河一湖”及东江源头环境保护区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环保投入和能力建设等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并列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考核的内容。江西省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的地区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奖励。
二是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制定了自然资源与环境有偿使用政策,对资源收益者征收资源开发利用费和生态环境补偿费。江西省环保厅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江西省“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根据源头保护区面积和水质情况确定源头保护区奖励资金的分配。根据该方案,江西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江西省“五河”和东江源头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奖励,且逐年递增奖励资金,提高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源头区生态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及时公布“五河”及东江源头水质状况。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认真抓好“五河”和东江源头出水断面监测工作,及时公布环境质量信息,提高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源头水水质状况关注度,积极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