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综合考量安全、快捷、廉价等各项指标,最符合国情民意,最适合旅客货主的交通运输方式,还要唯铁路运输首屈一指。作为旅客货主不管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安全绝对是你做出选择的不变底线,快捷、廉价一定是拿定主意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交通运输业,确保安全要靠硬件设施,实现快捷要看软件服务。近期从各种新闻媒体、网站贴吧刊发的有关铁路的各种信息可以看出,铁路正在进一步通过强化硬件设施质量,提高软件服务水平,试图用更高的安全标准、更人性化的便捷服务来撬动市场人心。
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直播间》等栏目以“工人伟大、劳动光荣:劳动style”为题,连续播出大秦铁路集中修施工;中国网、5月下旬相继刊登《走进秦岭巡道工每天要检查108800颗螺丝钉》的新闻报道,展示铁路工务部门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一个是大型集中修,一个是小型日常修,一大一小体现出铁路一以贯之抓安全基础管理不变主题。4月起全路开始推行货运组织改革,推动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5月、网易新闻报道出“大同车务段天镇站为3000名打工保姆提供便捷服务”,显现出铁路系统抓客运服务上水平已经发展到神经末梢,一手抓客运,一手抓货运,两条腿走路,全系统为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同一目标迈进,悄然折射出铁路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变中求胜的思路和行动。
就是在这种变与不变、软硬并举中,让笔者看到了铁路正在不断放大自身优势,以安全、快捷为支点撬动市场人心,从而进一步扩充市场版图。我欢迎这种扩充,因为扩充带来竞争,竞争带来改变,改变让我们的日常出行更加安全、快捷、廉价,让我们的货物发运提供更加简捷、流畅、方便。
也许,这样的软硬并举还不足以完全证明铁路全方位走向市场的决心和毅力。然而,任何事物的变革都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我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措施得当,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赢得人心。人心是什么?人心是市场,人心是水,载舟远行之水。
作者:赵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