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横涧乡下柳村村民何小亮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他成了该村通往南窑的县道026线公路的专职养护员。每天早晨,老何早早起床,穿上统一配发的淡黄色马甲,带上铁锹、扫帚等养护工具,推上手推车,来到离家不远的道路上,开始一天的养路护路工作。像老何一样,卢氏县在全县聘任了农村公路养护人员91人,担负着全县226公里的县道养护工作。近年来,该县按照“谁用工、谁招聘、谁管理”和“择优录用、绩效挂钩、依法解聘”的原则,从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出发,坚持就近招聘和优先录用家庭生活困难、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农村公路管护员,原则上按县道2公里、乡道3公里、村道5公里配备1名固定养路员,经过培训上岗,具体实施农村公路的保洁、清障及绿化维护等日常管护工作;同时实行“六定、一包、三挂钩”制度。即定路段、定标准、定人员、定责任、定奖励、定费用;包养护质量;养护管理与经费挂钩,与工资待遇挂钩,与年底考核挂钩。
为扭转过去农村公路无人管理“建的快、坏的快”的局面,该县确立了“三分筑路,七分养护”的指导思想。为此该县出台了《卢氏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对养护标准进行了具体明确,提出了“三有、三无、三到位”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要求,即有机构、有责任、有资金,路面无堆积物、路肩无种植物、路边无违章建筑物,路肩平整到位、交通标志到位、绿化种植到位,同时明确了“十无”管养标准,即:公路两侧无影响公路环境的棚披和新增违法建筑、公路路口和拐弯处无遮挡视线的障碍物、公路路面、公路用地及公路桥下无非公路使用的堆积物、公路和公路用地无“马路市场”及摆摊设点、集镇段无摊外摊、店外店;公路路肩和边坡无影响通行安全和路容路貌的种植物;公路沿线无未经许可的各式广告牌和搭接公路的道口;公路两侧无未经审批的架埋杆线;无公路打谷晒场、焚烧秸杆和损毁绿化;无其它损坏路产、侵犯路权等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现象。截至目前,该县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养站4 个,配备养护人员91人。
为使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该县不断创新养护方式:对所有列养公路管理上实行分类指导,确保重点,并制定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所有公路“能养尽养,养必到位”。县、乡道主体责任划分上“分级管养,主体明确,责权一致”。该县还建立了严格的检查督察机制,考核机制上以季度考核为基础,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季度考评与半年、年终考评相结合;量化评分坚持标准,公正客观,保证质量;每季度末均组织人员对全县农村公路进行养护检查,对照养护标准,从路肩培护、边坡整修、边沟完善、绿化补植等方面,以及管养机制、保障模式、责任落实、道路清洁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兑付坚持质量为先,考核兑现,奖惩并举。养护资金的筹集遵循“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按养护分工、分级负担的原则。同时县里每年也拿出了财政预算2%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确保了养护质量。
公路通,百业兴。如今在卢氏县农村公路沿线,一座座新农村居民点拔地而起,一辆辆满载农产品的货车穿梭其中。由于道路畅通,硬件服务水平提高,一批批客商涌入该县,公路沿线各地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基地已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