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天气资讯 > 山东省局驻村第一书记赢得好口碑

山东省局驻村第一书记赢得好口碑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21 22:30:43 火车票预订

   4月23日,来自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李家户镇魏庄村、李家户村、刘王庄村、张庄村的4位村支书在镇党委副书记王长宽的带领下,将4面锦旗赠送给山东省气象局。这些农村基层干部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了对“第一书记”们由衷的感激之情。近日,记者走近李家户镇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村,听乡镇领导、基层党组织和村民们的“回声”,间接见证了“第一书记”们的辛劳与成就。

  镇党委副书记:“出门一身土,回来满身泥。”

  在采访中,李家户镇党委副书记王长宽坦言,对省气象局派驻的4位驻村干部,一开始镇领导班子和村民们并未抱太大希望。“也许他们也就是来看看,挂个名,充其量是个‘走读生’。”

  然而,令王长宽和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4位驻村“第一书记”真在村里扎下了根。

  2012年,刚来到村里,驻村干部就分头走访村两委成员、党员和致富能手,了解村情民意。“他们出门一身土,回来满身泥。”王长宽如是说。

  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制定了帮扶村三年工作规划,为帮扶村党组织建设、经济和文化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冬暖蔬菜大棚、特色蔬菜基地、文化娱乐广场、农田水利工程……王长宽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一大串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

  村支部书记:“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第一书记’。”

  刘王庄村村支书李长岭在省气象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报告会上代表村民发言,几度哽咽。“群众都说,省里下来的干部就是不一样,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焦裕禄的身影。”李长岭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第一书记”。

  他清晰记得,在一年时间里,首批“第一书记”为魏庄村新修3.7公里的村道,硬化路面2.9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了23个蔬菜大棚,每个大棚的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新成立的秧歌队、高跷队、舞龙队,在武城县首屈一指。为李家户村装修了三层办公楼;新建了农家书屋;村内道路也已开工建设;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已交付使用。为张庄村新建桥梁一座;加固翻新村委会活动室;200亩优质品种苹果园也已建成。同时,三个村的小农水项目也基本完成,每个村投资均过百万元。沿河建立了提水站,田间铺设地下管道,4个村都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真正做到了旱涝保收。

  魏庄村村支书陈玉申说:“现在有了‘第一书记’,我们一个月不学习还不习惯了,大家都希望跟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做致富路上的明白人!”

  村民:“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不舍得他们走。”

  今年3月,首批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已满,离开李家户镇。怕惊动村民,4位驻村“第一书记”没敢告诉村民将要离开的消息。但是临行前,村民还是自发前来送行。张庄村一位贫困老人拉着驻村“第一书记”滕华超的手,忍不住哭出声来。

  73岁的党员老王对驻村“第一书记”徐同恭说:“多亏了你们,没有你们这些好干部,我闭眼时也走不上这样的大马路!”

  村民说,遇上这样的驻村“第一书记”是大家的福气。“这样的好干部,我们不舍得他们走,跟着他们有盼头。”在工作考核中,村民一致要求县里给驻村“第一书记”记功。

  山东省气象局党组要求第二批、第三批驻村“第一书记”,当好党的政策宣传队和脱贫致富服务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为帮扶村的美好未来做出应有贡献。


上一篇 福建广东等地仍有较强降雨暴雨黄...
下一篇 天山奇豆——乌什鹰嘴豆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