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5月20日南昌讯(记者 申莹莹)以前的南昌火车站人流量多、店多、特种行业多、矛盾纠纷多、交通流量大,是犯罪的多发区域,南昌火车站也由此获得了一个不太光彩的称号:“难站”,各种治安问题影响了南昌市的环境和形象。自2011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对南昌火车站从大乱到大治取得显著效果。目前,该所日接警量从70余起下降到不到20起,治安状况呈现好转。近日,记者走访南昌火车站周边,感受到昔日治安难点如今的变化。
像拔牙一样治乱点
南昌南站派出所地处京九大动脉的南昌火车站旁,辖区日均人流量10万余人,春运高峰期达到20余万人。2010年底担任南昌派出所所长一职的汪勇,坦言南站是个让自己头痛的地方。而南站派出所的民警们谈起日常工作时,“压力大”是他们共同的感触。甚至有的民警因为日常工作的繁忙和重压,终生大事都顾不上。
2011年前,南站派出所的日均接警量达到70余起,是一般派出所的3至5倍。“难站”,到底难在哪里?面对日均70余起的接处警,派出所每一位民警都在认真思考着。最终,他们发现主要存在“四大难”:治安乱点众多管控难,新型违法犯罪衍生快打击难,治安整治反复性强铲除难,车站码头关系错综复杂根治难。
为此,该所充分研判民调评警中掌握的信息,创新推出了“社区民警和治安民警1+1大走访”、“网上警民互动”、“流动人口长效管理”、“旅客之家”、“治安防控流动服务车”等一系列服务机制,同时依法严厉整治、打击拎包扒窃、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坑蒙拐骗等行为。
“我们就要把治安乱点像拔牙一样,一个一个拔掉。”汪勇回忆说。
从黑心商户到榜样商户
强卖强买、拉客宰客是南站特殊地理位置下的特色现象。在南站周边开拉面馆的小勇(化名)以前会用假币骗旅客,或是卖高价面条,因此还被公安机关处理过。
“派出所的民警经常找我谈话,让我要用良心做生意。”小勇告诉记者,去年3月因为和顾客就两碗面条收钱问题的纠纷到了派出所。民警协调了三个多小时,顾客依然不依不饶,最后民警主动说自己来掏两碗面条的钱。正是民警的点滴教育慢慢感化了小勇,现在他依靠诚信经营,收入比以前大幅增加。
“现在我赚的是良心钱,心里都安心。”小勇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的小勇不仅是“榜样商户”,而且有时看到流浪乞讨人员,还会为他们打上一晚热腾腾的面。
旅社报警仅是往年百分之一
在离南站不远有个被派出所民警习惯称为“两栋楼”的建筑,是昌铁、南铁旅社所在地,这里曾是过往旅客挨宰事件的高发区、每天的报警数就多达6至8起。
“民警就和我们说,我们是南昌火车站的窗口,一定要对旅客态度好。还说如果我们宰客就是民警的敌人,不宰客就是朋友。”说到这里,胡琴和左茶花都笑了,“反正后来我们就听民警说的话,我们文化不高,有时候觉得他们不仅仅只是教育,而是真正的帮助我们。”
在对“两栋楼”里的经营业主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南站派出所为了方便受害人报警,为旅社里免费安装了“警务门牌房号”,使受害人能清楚准确的表达受害地点,有效震慑了旅社的违法经营行为。2012年,派出所接到涉及这两家旅社的报警仅有30起,是往年的百分之一。
记者手记:唯有擦亮窗口 方能提升形象
采访结束后,记者在南昌火车站周边转了一圈,只见一片整洁,没有摆地摊的摊户,无证摩的、面的也消失了。在车站广场的治安防控流动服务车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存在,使人不由得心生安全感。而在昌铁旅社前台,有几名手臂上戴着袖章的人走来走去的执勤员。据了解,这些执勤员是南站派出所成立的由一些旅社老板组成的“自律委员会”成员。这一变化让记者感觉清新扑面。
常年在外的人都能感觉到,任何一个较大城市的火车站周边基本上都是这座城市中最乱的区域。原因很简单,流动人口的太多与太频繁,利益之争太多。南昌火车站曾经也是一样。经过两年来的积极整治,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南站派出所将南昌火车站的“大乱”进行“大整”,使得其治安状况得到明显好转。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作为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火车站是展示南昌形象的重要平台。由于此前的脏乱差,南昌的形象也由此受损。而如今,整洁清爽的道路,有序的合法、和谐经营商户等等,都诉说着“南站难站”已成为过去,“平安南站”已成为对外展示南昌良好形象的新窗口。唯有擦亮窗口,方能提升城市形象,南昌火车站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