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航空资讯 > 安徽第一代空姐:没有手推车端着盘子找乘客

安徽第一代空姐:没有手推车端着盘子找乘客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5-21 18:37:37 火车票预订

  安徽的第一代空姐、第一代飞行员是什么样子?他们与航空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光鲜职业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艰辛?走进第一代空姐、飞行员组成的“双飞家庭”,听他们讲述跟安徽民航一起成长的日子。

  1981年12月,民航华东管理局在安徽招收了4名空中乘务员。经过严格的筛选,她们成为民航华东管理局第十四飞行大队(东航安徽分公司前身)的成员,也就是安徽“第一代空姐”,征海英就是其中之一。

  服装没发下来 穿自己的衣服

  微卷的长发、黑色连衣裙、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安徽“第一代空姐”征海英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是长达26年的“空姐”职业生涯给她带来的美丽与优雅却给人印象深刻。

  现在,征海英是东航安徽分公司服务质量管理部机供品主管,在她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第一代空姐的珍贵照片。

  早期,空姐们不像现在一样统一着裙装,而是统一着浅蓝色的裤装。照片里,征海英烫着微卷的短发,不施粉黛,看起来很清爽。征海英介绍,早期的空姐没有要求必须要化妆,只要保持干净整洁就可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穿自己的衣服登机服务。”“现在就不一样了,空姐都有给个人定制的妆容,都是根据空姐的自身特点来确定,展示空姐最美的一面。”

  每个航班只配一名空姐

  1981年,20岁的征海英第一次登上飞机,“可能每个人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吧,反正我从没觉得害怕。”在苏制伊尔14飞机上,每架飞机只能乘坐30多名乘客,每个航班只配一名空姐。

  征海英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合肥出发的航班航线距离都比较短,主要是飞往武汉、杭州、黄山等地,飞行高度在2000米左右,那时的伊尔14飞机不是密闭式的,而是要打开通风口来通风。

  伊尔14飞机上没有空调,冬天依靠发动机的温度为旅客供暖;而在夏季则采用“自然风”。

  “通风口的控制都是手动的。”征海英介绍,在地面的时候把通风口打开大一点,升到空中再关小一点。那时候,飞机上没有广播,加上飞机颠簸和噪声,乘务员就站在客舱的头尾,把注意事项等需要告知旅客的东西口播两遍。飞机上没有热水,就在地面上携带暖水瓶;没有送食品的推车,乘务员就用盘子端着送到旅客面前。


上一篇 马尔代夫自助游 悦榕庄瓦宾法鲁岛度假
下一篇 马来西亚籍孕妇晕机吐毒品...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